醉枕江山

月關

歷史軍事

嶺南,韶州東北二十余裏處,有壹座無名山谷,山谷四面環山,就連唯壹的出口,那條狹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二十七章 兩難之境

醉枕江山 by 月關

2025-3-10 20:30

  費沫壹臉兇相,惡聲惡氣地道:“妳們想必也聽說了,我們契丹人起兵,是因為替李家打抱不平,為了匡復李唐江山!如今,我們受到武周兵馬攻擊,缺少糧草,需要妳們這些地方士紳幫襯壹下。
  妳們今日幫助了我們,來日我們扶保李唐匡復江山,妳們就是有功之人,到時候朝廷自會把今日所借錢糧壹壹歸還。如果妳們不肯拿出糧草,那就是武周壹黨,是叛黨奸臣,本將軍的刀殺起人來,可也絕不會手軟的!”
  這個鎮子比起大多數的小鎮要富庶壹些,鎮子上還有壹個很大的莊園,裏邊沒有什麽豪華的建築,這就意味著,這不是本地的地主,而是大城大埠的大地主在本地的壹處別苑。
  費沫等人在各地抄了那麽多的富有人家,已經很清楚,這就意味著,這戶人家在此地擁有大量的土地,那麽他們的別苑裏或許別的不多,但是糧食壹定不少。
  長期以來的劫掠經驗使費沫知道,與其費時費力地逐家搜刮,不如通過恫嚇,讓這些大戶主動交納。
  費沫抓起涼席邊上的長刀,往地上用力壹插,厲聲道:“壹會兒妳們各自回去籌糧,本將軍醜話說在頭裏,如果妳們有誰敢隱匿糧草,壹旦被我們搜出來,那就滿門抄斬,雞犬不留!要錢還是要命,妳們琢磨著辦!”
  費沫的刀上血跡斑斑,這麽用力壹插倒也頗有駭人效果,只是他半褪著褲子,跪坐在席上,光著個白布包裹的大屁股,實在談不上有多恐怖,反而有些可笑。
  眾士紳中,那個剛剛看到楊帆時面露驚異駭然神色的人早已恢復了常態,同其他士紳壹樣,作出壹副誠惶誠恐的樣子聽著費沫訓話,不再向楊帆多看壹眼,但是他的眼角余光始終在捎著楊帆。
  經過反復辨認,他確信:“這個人壹定就是楊帆!”
  這個混在士紳群裏的人名叫梁爽,他不是當地士紳,而是豪門管事,他所在的豪門就是範陽盧家,河北地區的無冕之王。
  當初楊帆從南疆回來,初入長安時,盧家二公子盧賓之處心積慮地想要對付他,以便替大哥盧賓宓找回場子,當時派去查探楊帆底細的那個人就是他,所以他認得楊帆。
  那時的楊帆還只是朝廷壹個欽差,之後楊帆取盧賓宓而代之,成為“繼嗣堂”宗主,接著便與盧賓宓明爭暗鬥的壹系列事情,對旁人而言或許是天大的秘密,但是盧賓之和他的心腹死黨梁爽來說卻是壹清二楚。
  盧賓宓在虎牢關“羞憤自盡”的消息傳回盧家後,盧家上下對楊帆痛恨已極。可是這件事明顯是盧賓宓有錯在先,而且楊帆已經很大度地放過了他,只是救回了自己的女兒,於情於理都沒做錯什麽。
  如果是個尋常人家,盧家還可以蠻不講理,只管利用盧家的勢,把對方殺掉泄憤,可是楊帆不同,憑著楊帆今時今日的地位,在楊帆有理有據的情況下,盧家還真不敢不顧後果地采取行動。
  大哥的慘死,令禁足在家的盧賓之痛不欲生,他每天都咬牙切齒地詛咒楊帆早死,或許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吧,前不久盧家突然接到壹個消息,令盧賓之大喜若狂,只道蒼天有眼,因為楊帆失蹤了。
  楊帆是在隨大軍北征時,在黃獐壹役中失蹤的。
  這壹戰,朝廷十六萬大軍壹戰盡沒,陸陸續續逃回來的傷兵敗將不足兩萬人,屍體遍布整個黃獐谷,從黃獐谷到馬城的這壹路上也是屍橫遍野,千金冶城的煉屍爐日夜不停,現在也不過處理了三分之壹的屍體。
  “繼嗣堂”迄今還沒有楊帆的消息,從此戰大周將士的死亡率來看,楊帆很可能是兇多吉少了,“繼嗣堂”已經由七大世家族長臨時接管,壹應重大事情和決定均由七大世家聯合決定,這樣固然嚴重影響效率,壹些緊急事務甚至會貽誤時機,可是作為應急手段,卻也只能如此。
  作為七大世家的盧家,這種事當然不可能瞞著他們,而身為盧家嫡房正宗,而且在大哥慘死後,儼然已是盧家這壹代唯壹的家族繼承人的盧賓之,自然也就了解了壹切,作為他的心腹,梁爽也是盧家少數幾個知情人之壹。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在公子心中早已戰死的楊帆居然還好端端的活著,而且就在他的面前,就在契丹人軍中。
  盧家在本地有壹所大莊園,有近千畝的土地,本鎮三分之壹多的百姓是盧家的佃戶,梁爽此番是奉公子之命來此處巡視的,結果正好契丹人攻打涿鹿,這座鎮子遭了池魚之災,來不及逃走的他也被困在了莊園裏面。
  此刻見了楊帆,梁爽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楊帆身上,他已不再關心自家莊園糧窖裏的那些糧食,就算那裏所有的存糧都被劫掠壹空,對實力雄厚的盧家來說,也不過是九牛壹毛,楊帆卻是盧家的大仇人!
  梁爽的第壹反應就是楊帆被契丹人俘虜了,可是從契丹士兵對楊帆的態度上來看,又不像是把他當成俘虜,至少敵意不深,這就令人奇怪了。
  梁爽倒不至於認為楊帆是契丹人的同黨,因為不管楊帆出於什麽目的想接觸契丹人,他也不至於玩失蹤的把戲,令繼嗣堂為之大亂。梁爽對楊帆此刻所扮演的角色,不禁好奇起來。
  當日在長安對付楊帆,包括在曲池江畔、芙蓉橋上刺殺楊帆,梁爽都只負責暗中調查、調度和安排,他並沒有赤膊上陣,所以並不擔心會被楊帆看破身份,心中存了這個疑慮之後,他便想弄清楚楊帆出現在這裏的原因。
  費沫恐嚇了壹陣,便讓契丹兵押著這些士紳各自回去籌糧,梁爽異常配合,主動把莊園儲藏的糧食都貢獻了出來,其中還包括幾個不易被人察覺的暗窖。
  在充分博取了契丹人的好感之後,梁爽旁敲側擊地把楊帆目前的情況打聽了出來,獲悉楊帆確是契丹人的俘虜,但契丹人並沒有處死他的想法之後,梁爽暗暗著急。
  他並不認為契丹人能成大事,在他看來,在朝廷大軍打擊之下,契丹人的失敗只是早晚的問題,到時候楊帆難免會獲救。
  而且,壹旦“繼嗣堂”獲悉楊帆的消息,也壹定會全力搭救,相信以“繼嗣堂”的財力,壹定會用壹個契丹人無法拒絕的條件做成這筆交易。
  雖然說,楊帆現在被裹挾在契丹亂軍之中,戰場之上刀槍無眼,他也未必就不會死,可那畢竟只是壹種可能。收復安西四鎮、立下不世之功、如今官拜宰相的王孝傑當年兵敗被俘,都被抓進吐蕃王城了,最後還不是吉星高照,平安歸來?
  二公子深恨楊帆,可惜卻拿楊帆毫無辦法,如果不能趁他病,要他命,難保他不會逃出生天。
  想到這裏,梁爽心急如焚,奈何楊帆在契丹人手中,無形中等於多了壹層保護,他根本奈何不了楊帆。思來想去,梁爽只想把這個消息速速報與二公子,由公子定奪。
  可是,他又擔心契丹人像往常壹樣劫了糧草就走,那時兵荒馬亂的他就無從尋找楊帆下落了。
  令人奇怪的是,這壹次契丹人居然沒有馬上離開,下午的時候,費沫又召集鎮上士紳,要他們騰房給自己的將士入住,看這樣子是要在鎮上住幾天,梁爽心中暗喜,連忙悄悄安排了人,準備趁夜潛出,去涿州向二公子報信。
  ……
  契丹人不是不想迅速轉移,而是走不了了。
  契丹人走不了並不是因為武攸宜突然轉了性兒,主動出兵前來圍剿,而是因為他們的“無上可汗”李盡忠病危了。
  李盡忠上壹次背上中了壹支冷箭,雖然及時敷了草藥,包紮了傷口,可是傷並沒有痊愈。他畢竟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身體康復的速度遠不及壯年人,他的箭傷還沒好利索,就又帶兵出山再度征戰河北了。
  在此過程上,他背上箭創迸裂了,這時正是炎熱的夏季,戎馬軍中,到處征戰,箭創又得不到很好的治療,終於釀成了致命的大患。
  其實李盡忠也清楚他自己的傷勢,不過,軍中無糧,他這個可汗必須統兵出戰,解決糧食問題。為了避免動搖軍心,再加上他當時正忙於同奚人議盟,所以對自己的傷勢,他壹直秘而不宣。
  李盡忠強拖病軀征戰四方,身體早已是強弩之末,此番攻打涿鹿城,李盡忠立馬城下親自督戰,烈日炎炎,壹個身健健康的老人久了也受不了,何況是他,是以涿鹿城打下來,李盡忠剛進城門,便眼前壹黑,墮馬暈迷。
  他的傷勢只有極少數幾個人知道,大元帥孫萬榮就是其中之壹,壹見可汗暈厥,孫萬榮暗自驚慌,連忙救起李盡忠,暫且安置在壹個大戶人家,對外只是聲稱可汗中暑暈迷,絲毫不敢透露真相,暗中卻悄悄打聽本城名醫,以便救治。
  這種情況下,他們當然不能立即轉移,契丹人便占據涿鹿,在此駐紮下來。契丹人在唐軍的優勢兵力面前,最大的長處就是他們的機動性,如今走也走不得,可汗的傷勢又不敢對外公布,孫萬榮不禁陷入了兩難之境。
  武攸宜唯壹的壹支機動力量已經派去盧龍,現在還沒回來,得知涿鹿陷落的消息以後,出兵涿鹿他擔心奚人會從他的背後攻擊,據城自守又有見死不救之嫌,武攸宜登時和孫萬榮做了壹對難兄難弟,同樣陷入了兩難之境。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