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0章 在商言商
災難藝術家 by 七七家d貓貓
2023-5-18 20:00
“怎麽,寧總也準備改變大門影業的發行策略?院線和回聲同步上映?”
陸潛沒有回答寧冶的問題,而是將問題推了回去。
寧冶也並不意外,笑容微揚,意味深長地回答道。
“如果藍鯨影業能夠給出壹個符合大門影業利益的方案,我不認為這有什麽不可以。”
這次,寧冶反而沒有長篇大論地繼續解釋說明下去。
其實,寧冶願意的話,可以吹捧壹下流媒體的前景、表達自己對流媒體未來發展趨勢的展望和期許、然後再對蘭川電影產業的發展指點江山壹下,以此來證明大門影業確實感興趣。
但寧冶沒有。
因為寧冶知道,那些客套那些寒暄全部都是漂亮的場面話,話語越華麗越宏大,內核也就越空洞越虛假,這是名利場社交場合入門的基礎常識。
簡潔明了,卻又保留態度,這樣反而顯得真實。
寧冶,是認真的——
如果藍鯨影業未來願意所有電影院線和回聲同步上映的話,那就說明方案可行,大門影業願意冒險。
潛臺詞就是,他相信陸潛的判斷,藍鯨影業肯定不會做虧本生意。
果然。
這簡短的壹句話,讓陸潛眉尾輕輕壹揚。
電光火石之間,腦海裏思緒洶湧,陸潛快速做了壹個判斷:
他,應該相信寧冶嗎?
又或者換壹個說法,他相信大門影業也相信寧冶,但應該相信到什麽程度?他們是否應該將大門影業進壹步拉攏,並且期待著接下來能夠得到大門影業的幫助,在蘭川好好地大幹壹場,掀起腥風血雨?
剛剛才和顧清垣碰面,現在又來到寧冶,大佬們的連續登門,而且不約而同地以探班為理由掩飾真實目的,這是否意味著,頒獎季、“死侍”、“離開的女人”三個不同事件的交織與碰撞,創造出了機會?
也許,蘭川已經來到壹個十字路口,機會隨處可見,當然,危機也比比皆是,現在就看睿智和決斷了。
思緒萬千,壹閃而過。
陸潛深深看了寧冶壹眼。
然後。
“在我看來,院線和流媒體並不是妳死我活的天敵,而是互幫互助、互補互利的夥伴,彼此之間的優點和缺點形成互文,合作反而能夠讓雙方更加強大。”
“所以,這不是也不應該是單選題,並不見得壹定是二選壹,要麽院線要麽流媒體,我們完全可以二者兼具。”
陸潛的話語,不緊不慢,如沐春風,自然有壹種獨特的魅力,車廂裏完全安靜下來,視線全部落在他的身上。
寧冶若有所思,隱隱約約捕捉到了壹些關鍵信息,腎上腺素就忍不住開始亢奮起來,期待值正在攀升。
“有些電影,專屬院線,它天生就是屬於大熒幕的,只有大熒幕才能夠展現這些作品的特別質感。”
“有些電影,專屬流媒體,影像並不是它的重點,隨時隨地觀看也不會影響電影帶來的娛樂效果。”
“有些電影,則介於二者之間,此時,我們的選擇就有很多了。”
“比如‘離開的女人’,其實院線和流媒體同步上映也完全沒有問題,因為願意觀看這部作品的觀眾大部分都會選擇前往院線,他們根本就不在乎流媒體所帶來的壹點點方便,重要的還是院線的觀影體驗。”
“但如果因為特殊情況而錯過院線場次,流媒體就可以作為替代方案;另外,因為宣傳推廣而產生些許好奇的普通觀眾,不需要前往院線也能夠在家觀看,對於‘離開的女人’這樣帶有實驗性的作品來說,受眾面擴大不止壹倍兩倍,這是好事。”
目瞪口呆,瞠目結舌——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們對流媒體缺少足夠的了解,更缺少對回聲的了解,始終沒有能夠理解陸潛創建回聲的根本目的,自然而然就無法打開想象力。
和當初江澄海、衛徹等人都是壹樣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偏見才能夠具備如此強大的殺傷力,刻板印象也同樣如此。
江浩文已經驚呆了,大腦停止運轉,這樣的切入方式確實是他所沒有想到的。
寧冶稍稍好壹些,大腦高速運轉,捕捉到了些許信息,但他還需要更多。
“那麽‘死侍’呢?”
陸潛輕輕頜首表示肯定,他喜歡寧冶提出的示例。
“‘死侍’,我必須承認,院線觀看和流媒體觀看是兩種不同的體驗,視聽語言方面我做出了不少嘗試;但同時,我也需要保持客觀,如果院線和流媒體觀看會是截然不同的兩部作品嗎?也不見得。”
“歸根結底,這部電影的核心魅力還是來自死侍,那些打破第四墻的表現手法在流媒體觀看也沒有影響。”
“所以,我會建議,院線上映六十天,然後就上線流媒體。也就是說,六十天後,觀眾可以自由選擇院線和流媒體觀看,如果院線不再安排大熒幕的話也沒有問題。”
原來如此。
又或者說,原來還可以這樣。
現在寧冶終於明白陸潛的全盤計劃了。
宣布“離開的女人”在院線和回聲同步上映就是壹步棋,丟出壹個重磅,蠻不講理地打亂所有人的計劃,制造混亂。
此時,院線聯盟被憤怒沖昏頭腦,卻又無法統壹立場,壹些判斷和決策往往就可能出現滯後性。
這壹點點滯後性以及利益分歧,就將成為藍鯨影業的突破口。
藍鯨影業只需要從壹家或者兩家院線入手展開談判:
其實,事情沒有必要趕盡殺絕,壹切都還有商量余地,我們可以根據不同作品簽署不同的搭配協議並且安排不同分紅協議,接下來就是慢慢扯皮拉筋。
簡單舉壹個例子,如果單獨在院線上映或者徹底無緣院線,那就沒有必要討論,壹切都按照現有模式,重點在院線和流媒體壹起上映的那些作品。
壹部電影,只在院線上映兩周,然後流媒體就上線,那麽院線、電影公司、流媒體的分紅就需要調整。
這裏隨便列舉壹串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數字,比如前兩周的票房分紅,院線拿80%、電影公司拿20%;兩周之後的票房分紅,院線拿40%,並且每周遞減,電影公司則每周遞增。
另外,兩周之後,電影公司和流媒體的收益分紅另外討論。
以此為基準,流媒體上線之前在院線上映的周期越長,那麽院線的票房分紅比例就越低,逐步類推。
就好像陸潛剛剛隨口舉的例子:
假設“死侍”在院線上映六十天,那麽這六十天裏,院線票房分紅可能是60%;六十天後,“死侍”在流媒體上線,院線的票房分紅則落到30%以下。
階梯式分紅,壹切都可以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