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藝術家

七七家d貓貓

都市生活

萬裏無雲,烈日當空,蔚藍的天空如同水洗過壹般,幹凈而清澈,絢爛的金色陽光毫無阻礙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2章 理智思考

災難藝術家 by 七七家d貓貓

2023-5-18 19:57

  “七洋傳媒,業內最頂尖的電影制作公司之壹。”面對陸潛沒頭沒腦的提問,蘇子壹理所當然地回答到。
  陸潛點點頭表示肯定,“那麽業內最頂尖的電影公司,妳認為他們是真心熱愛電影,因為喜愛‘解除好友’到無法自拔才希望和我們合作,還是因為其他什麽?”
  蘇子壹張了張嘴,湧到嘴邊的話語最後還是剎車停頓了下來。
  陸潛稍稍等待片刻,給予蘇子壹開口的時間,沒有得到回答之後,這才繼續說道,“那麽七洋傳媒願意投資三千萬拍攝續集,妳認為他們真的會慷慨解囊地給予我們足夠的創作空間,放任我們在白紙上塗鴉嗎?”
  蘇子壹:……
  如果是其他電影公司,希望渺茫但終究還是存在壹線可能的,但七洋傳媒?可能性趨近於零。
  倒不是說七洋傳媒喜歡幹涉劇組工作——七大電影公司裏,最強勢也最霸道幹涉導演創作的其實是流光影業;而是說七洋傳媒小氣吧啦。
  他們大手筆地投資了三千萬,自然希望能夠賺得盆滿缽盈,屆時對劇組肯定也是要求多多。
  蘇子壹不是笨蛋,壹下就想明白了背後的彎彎道道,但是……
  “這就是和大電影公司合作的代價,不是嗎?”
  “不要說妳現在只拍攝壹部電影了,哪怕行業內那些頂尖導演也同樣需要面臨制片人、制作公司的幹涉和掣肘,這是行業常態。”
  “難道因為這樣,我們就這樣錯過機會嗎?然後我們以後都不和大公司合作了嗎?”
  陸潛知道蘇子壹是正確的。
  在他所熟悉的時空裏,紮克-施耐德(Zack-Snyder)和華納兄弟的合作就是如此。
  華納兄弟準備打造出整個DC宇宙,兜兜轉轉之後,決定將整個創意總監的位置交給紮克,先拍攝“鋼鐵之軀”,後拍攝“正義聯盟”,並且承諾不幹涉創作,給予紮克全權創作的權力。
  於是,紮克卷起袖子埋頭苦幹。
  然而,“鋼鐵之軀”的票房和口碑雙雙低於預期,卻讓華納兄弟產生擔憂,擔心“正義聯盟”也可能跟著撲街,於是他們開始幹涉“正義聯盟”的制作。
  在劇本已經完成、電影已經開拍的情況下,紮克擔任主心骨完成的劇本前前後後又被推翻修改了四次,到了最後,其實劇本已經和紮克沒有太多關系了;同時,華納兄弟和紮克的創作理念沖突也完全引爆,紮克的拍攝工作遭到嚴重幹預。
  其中的迂回曲折,是壹筆爛賬,最後紮克以女兒意外逝世為借口退出電影創作,“創意總監”的名號也沒有了下文,然後華納兄弟順勢邀請了“復仇者聯盟”的導演喬斯-韋登(Joss-Whedon)接掌導筒。
  然而,喬斯也沒有能夠挽救“正義聯盟”。
  最好笑的是,“正義聯盟”票房失利,四年之後,在無數影迷的呼籲之下,“紮克-施耐德版正義聯盟”重見天日,狂熱影迷們如同狂歡節壹般慶祝歡呼著,但老實說,紮克導演剪輯版的“正義聯盟”也不過爾爾。
  但這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即使是紮克如此位置的導演,在面對頂級電影公司的時候,也依舊束手束腳——
  制片人和導演,是合作者,也是主動權的競爭者,雙方互相制約又互相配合,始終是電影拍攝工作的主旋律。
  顯然,紮克和華納兄弟的情況,並不是特例;而且,更換壹個時空之後,資本與創作者的關系也沒有什麽變化。
  但陸潛和蘇子壹的關註焦點,有著本質的區別。
  “阿壹,妳真的認為這是壹次機會嗎?”
  蘇子壹不理解陸潛的話語,微蹙起了眉頭,流露出困惑的表情。
  陸潛又接著說了壹句。
  “妳知道‘尋找山羊’的兩位導演現在在哪裏嗎?”
  “還有,’記錄鬼影’的導演呢?”
  在陸潛的時空裏,便攜式攝影機拍攝偽紀錄片風格的浪潮,源自於1999年的恐怖電影“女巫布萊爾”。
  當年,這部電影制作成本只有區區六萬美元,上映之後成功引爆票房,在全球範圍內席卷兩億四千八百萬美元,毋庸置疑地成為影史最賺錢的電影之壹,並且啟發了壹系列偽紀錄片的登場,其中就包括了同樣創造票房奇跡的“靈動:鬼影實錄”系列。
  但是,從1999年的“女巫布萊爾”到2009年的“靈動:鬼影實錄”,中間整整間隔了十年。
  為什麽?
  偽紀錄片的電影形式是非常具有局限性的,新鮮感是吸引觀眾的最大要素,壹旦觀眾熟悉了這種敘事方式,他們就不願意買賬了,僅僅依靠題材優勢就想要讓觀眾第二次走進電影院,顯然沒有那麽容易。
  看看2000年上映的“女巫布萊爾2”就知道了,票房慘敗,甚至壹點話題都沒有。
  電腦桌面敘事電影也同樣如此。
  相同的手法,第壹次令人感興趣,但第二次、第三次,觀眾就漸漸開始挑剔起來,特別是“解除好友”取得如此巨大成功的情況下,續集想要滿足觀眾的期待,並且玩出花樣,難度系數也是成倍成倍上漲。
  而且,陸潛是壹名新人導演,他還需要繼續證明自己,盡可能避免被定型,擺在前面的道路需要謹慎前行。
  畢竟,前車之鑒著實不少。
  得益於“女巫布萊爾”的爆炸式成功,兩位導演丹尼爾-麥克裏(Daniel-Myrick)和艾德亞多-桑奇茲(Eduardo-Sanchez)壹夜爆紅,攜手登上“時代周刊”的封面,所有人都認為,他們的未來,壹片光明。
  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
  在電影成功之後的三年時間裏,兩位導演都在和電影公司打官司,爭奪續集拍攝的版權,因為當初“女巫布萊爾”無人問津,兩位導演好不容易找到了願意發行的公司,於是把所有版權都打包賣給了對方。
  2000年上映的“女巫布萊爾2”,和兩位導演壹點關系都沒有。
  兩位導演為了爭取自己的創作權,足足耗費了三年,官司倒是贏了,但時間也浪費了,等待他們做好準備拍攝電影的時候,世界卻已經是另外壹番模樣。
  他們想要拍攝喜劇,但願意投資的公司都堅持他們繼續拍攝恐怖電影,數次合作談判全部談崩之後,兩位導演分道揚鑣,自起爐竈,但他們後來拍攝的電影都沒有能夠引起任何註意,轉眼就消失在熙熙攘攘的名利場裏。
  當年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風光,只是過眼雲煙,如同壹場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