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480章 世間勞動最光榮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2

  遊艇所停靠的岸邊有著其他的船只,有的船看著顯然是直接用大木頭掏出來的。
  岸邊有人活動,皮膚黑的黑、黃的黃、棕的棕。
  “咱們在島子西邊,草原多,人少,因為目前屬於旱季,取水不易,草原上的許多植物枯萎,動物們要遷徙到有水的地方,或守在河流旁邊……”
  李易在船上觀察,告訴別人島子的季節。
  旱季的時候只能依靠河流與湖泊,降水量很少。
  當地河流湍急,小船上不去。
  更多的人居住在島子的東邊,那裏屬於熱帶雨林氣候,潮濕嚴重,容易生病。
  大約二百多島子上的居民,正互相協同勞作,看到大船過來面面相覷。
  “捕魚吧!用魚肉雇傭他們幫忙建碼頭,供咱們後續過來的船只停留補給。”
  李易采取最常用的方式,本地幹旱季節,給東西不如給食物。
  島子上的人捕魚辛苦,大唐海邊的漁民壹樣不容易。
  捕到的魚自己吃壹部分,其他的需要與別人交換到自己用的生活物品。
  大唐好在還有漁網用,麻的,以後會出現更多豬血泡過的棉麻混編網。
  等李家莊子技術進壹步提高,會有其他的材料拉絲制網,到時好日子才能擁有,不用擔心漁網總壞。
  “島子上有種特殊的猴面包樹,與其他地方的不同,高度問題。
  樹幹能夠儲水,葉子與果實可以吃,樹皮的纖維多,拿來制作繩子……不劃算。
  咱們還是種自己的麻與棉比較好,樹種上幾百棵當觀賞植物。”
  羽林飛騎去網魚,李易不去,外面太熱,曬太陽難受。
  他只負責科普,誰別人不知道呢。
  羽林飛騎表示沒毛病,堅決聽從東主的命令。
  東主算勞心者,自己則是勞力者。
  千萬別叫東主變成勞力者,東主最勞力的時候就是帶著第壹批羽林飛騎玩兒的時候。
  當時大家壹起熬,東主牛逼,能挺住。
  用網手動捕魚,羽林飛騎尋找魚的速度快。
  圍著遊艇劃船、下網遊艇負責發射超聲波,聲納誘魚。
  不同的魚才用不同的頻率,附近有啥魚受超聲波影響就用哪壹種。
  每艘沖鋒舟上的羽林飛騎配壹個對講機,讓什麽時候從哪個角度拋網,便聽命令把網撒出去。
  壹艘網,保證很多條魚。
  沖鋒舟不能再裝的時候往岸上送,送去幾艘沖鋒舟的魚之後,本地捕魚的人不捕了。
  他們跑到近前看,相互交流。
  這些跟黃色皮膚長得像的人,咋捕魚這麽快?那網是壹扔出去壹個大圈?
  船是怎麽造的,又高又大,用了多少木頭?
  為什麽看不到船帆,關鍵還沒有槳。
  羽林飛騎重復之前的步驟,比劃著讓對方幫忙處理魚和曬魚,給他們小刀。
  這個小刀跟給南非那裏大唐人的不壹樣,那個是李家莊子出品。
  現在的鐵在前面的地方煉出來的,砸壹砸就是壹把刀,裝上木頭柄可以用了。
  二百壹十壹個人拿到小刀,蹲下來幫忙。
  他們認為幫忙,對方實力強大,不打自己就行。
  魚頭魚尾巴對方不要,自己收起來,煮著也可以吃飽。
  等羽林飛騎不停地送來魚,生活在島子上的人積極性起來了。
  他們發現如果數量足夠多的話,魚頭魚尾巴上的肉能吃好幾天。
  有人跑去找更多的人過來,不管男女老幼,只要還能幹活,就必須參與勞動。
  二百壹十壹個人中有小孩子,同樣蹲在那裏努力工作。
  他們不需要上學堂,在他們能夠走路後,便開始嘗試著幫忙拎東西。
  與大唐曾經普通人家的孩子壹樣,並不覺得哪裏不對。
  似乎人的壹生必須如此,其他的哲學問題與他們無關。
  今天是大唐的旬日,有休沐,李家莊子的孩子們過來看大屏幕。
  順便擇菜,有芹菜、豇豆、茄子。
  孩子們邊看屏幕邊把芹菜葉捏下來,嫩的放到壹邊,老的扔垃圾筐裏。
  大孩子負責把茄子柄掰下來,用小刀切開那個柄,抽出裏面木質的心,外面的帶著刺的茄梗放籃子裏。
  這個東西晾曬後用水焯了能夠蘸醬或炒著吃,扔了怪可惜的。
  李家莊子有錢,可以不在乎,莊戶們偏偏按照原來的生活方式節約。
  “他們沒有學堂啊?”壹個七八歲的女娃娃累了,放下東西,拿起旁邊的冰鎮西瓜汁喝壹口。
  按照工作效率賺錢,她處理掉的芹菜不夠買這壹杯冰鎮西瓜汁。
  西瓜種了可以不值錢,裏面的冰泥……
  兩邊的孩子都是幹活,不同之處在於壹邊有勞動的權力,壹邊只有勞動的義務。
  有勞動權力的孩子允許不勞動,有勞動義務的孩子必須勞動。
  壹種為學習更多的生活技巧,壹種為努力地活下去。
  島子上孩子幹的活兒,李家莊子的孩子會幹,也能幹。
  李家莊子孩子做的事情,島子上孩子不會,這便是教育的力量。
  大唐的時間比島子早五個小時,孩子們擇菜時已經吃過午飯,他們有遮陽篷,別曬迷糊了,寶寶曬太陽不是這麽曬的。
  壹個半小時過去,李家莊子孩子們處理完分給他們的工作量,不幹了。
  他們跑回去洗個澡,帶著幹果回來繼續看屏幕,等待晚上吃飯。
  海邊的孩子們喝口熱乎乎的水,站起來活動活動腿,又蹲下收拾魚。
  “小蘭,妳說這些孩子是不是很不容易?”
  永穆公主對比下她能看到的大唐孩子情況,問小蘭。
  “還行吧!至少做事情就可以活著,有時候妳做事情該死還是得死。”
  小蘭不認為島子上的孩子比她小時候更艱苦,她壹個處理不好,會丟命的。
  幹活無非累壹些,不夠聰明的話,要被算計死。
  如果當初有選擇,她寧肯跑到島子上處理魚。
  “現在後宮還這麽難?”李易扭頭。
  “誰敢啊?長安和洛陽的宮中到處都是監控,王皇後的人每天看監控。
  王皇後說後宮必須穩,做錯事該怎麽罰就怎麽罰,揣著小心思算計人,絕對不行。
  內鬥會讓陛下分心,不利於大唐發展,和諧第壹。”
  小蘭瞟李易壹眼,妳兌換了多少監控妳不知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