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网游小说

开元二年,四月,柳绿枝头。
长安城东通化门外七里处,灞水流经。
灞水东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2266章 奴隶成因贸易观

带着系统来大唐 by 农家一锅出

2022-8-28 21:22

  大晚上的,眼看要到正月初六了,一群人坐在客厅中喝茶。
  “去年的时候,他们有使团回去,又派使团和贸易队伍过来。
  那里的位置跟咱们大唐、渤海所影响到的部族有交界。
  渤海的主要兵力不在那里,都是其他部族,它打渤海……”
  李易想着地形和位置,怎么也想不出来新罗如何打到渤海的?
  “走海路。”宋璟告诉李易。
  “对,有船,冬天那里就岸边结冰,大海中还可以航行。”
  李易恍然,绕过去打,疯了?
  新罗不应该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稳固政治么?
  现在那里是金兴光当政,金兴光原来叫金隆基,跟李隆基一个名。
  他先在新罗当的皇帝,叫金隆基。
  等李隆基当上皇帝之后,他赶紧把名给改了。
  国家弱小,连名都不能用。
  “安东都护府的人怎么能知道?”李易又有新的问题,走海路别处太远。
  “安东都护府的人与渤海的有贸易往来,当地属于大唐,一些个货物就运到当地。
  你同意跟别人贸易,他们便把东西节省下来,拿到渤海王城所在,换取其他的东西带回安东都护府。
  来年天气好了,换来的东西再运这边,获得更多的东西。
  当地的都督和百姓一起,有兵保护,百姓额外拿出来部分东西当保护费。”
  毕构介绍情况,安东都护府是大唐自己的。
  他们跟这边的买卖东西简单,这边的用船往那送,价钱很亲民。
  百姓就节省着用,今年跟别人换。
  之前他们出力帮忙让樊凡他们到海边,大量的东西留给他们。
  樊凡他们只要上了船,就是大功一件,完成任务。
  回程安全,没有人敢在渤海湾挑战大唐海军。
  海上的风又不大,船只安全。
  安东都护府等地方的人回去,东西更多了,赶紧去换。
  换的时候打听到情况,带上东西立即往回跑。
  本打算回去过年,结果遇到大雪,耽误了行程,晚上才抵达。
  安东都护府不敢耽搁,立即发报,把情况说明白。
  李易端起茶杯喝口:“大祚荣生病了?大武艺管事情?他去新罗抓奴隶吧?”
  他猜测着问,新罗不被逼急了,怎么可能走海路过去?
  “大祚荣没病,大武艺倒是一直在参与管理,是他们中的贵族乘船去抓的新罗人。”
  张九龄竖大拇指,厉害,猜到一部分。
  “聪明,不抓别处的部族,尤其是夹在王城和大唐中间的部族。
  一抓,那些部族直接跑到大唐来,不会让他们抓。
  冬天打仗又麻烦,就新罗倒霉,双方战果出来没?”
  李易想知道别人打成啥样,用不用提供武器给双方?两边跟大唐都友好。
  苏颋咳嗽一声:“抓了二百余新罗人,新罗人没想到渤海能够跑过去。
  新罗据说出动两万人,估计没有那么多,打过去后,杀了渤海五百多人。
  渤海更没想过新罗会报复,新罗人打完就跑了,想来海边会安排重兵。”
  李易脸上有了笑容,好!打得好。
  “若两边皆向大唐上书,要求大唐帮忙,该当如何?”
  宋璟考虑起以后的事情,打仗难道打一下就结束?渤海损失多,咽不下那口气。
  何况他们需要更多的奴隶,再跟大唐换东西,干活也得有人手。
  新罗想来更生气,没招你没惹你的,你不维护我们之间的关系,你跑过来偷人。
  李易拿出来遥控器,按一按,墙上出现地图。
  他来到地图的旁边,用小棍指着一条河:“浿水北面是咱们的地方对不?就是没有兵在那。”
  浿水即大同江,往更北的地方才是鸭绿江。
  大唐跟新罗打了七年的仗,后来因为吐蕃的问题,不得不在这边收手。
  历史记载,大唐说自己打赢了那场战争,新罗说他们打赢了。
  谁赢了不重要,关键原来那片地方属于高句丽,大唐联合新罗灭的高句丽和百济。
  然后大唐想要把整个地方全占了,新罗不答应,扶植起原来的高句丽人成立国家。
  等大唐的兵力转想吐蕃,新罗把那个国家给解散了。
  地盘了,大同江以北是大唐的,往南是新罗的。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安东都护府往西迁,大唐不愿意在那里浪费兵力。
  到了前两年,才重新把安东都护府顶过去,同时其他的都督府也就位。
  新罗没说什么,还是跟大唐正常政治经济交流。
  “这些地方都是咱们的,以前这个地方是咱们的熊津都督府。”
  李易的小棍画一圈,就是清州市、光州市、全州市、木浦市,全是大唐的。
  原来百济的地方,大唐兵撤走,被新罗给夺去。
  众人听着,明白,你想重新拿回来,怎么拿?
  “我有个想法。”李易看大家。
  李隆基和群臣点头,快说,知道你主意多,大唐不嫌地盘大。
  李易把浿水的位置放大:“在这边咱们盖房子,不用城堡,正常的房子,带仓库的。
  夏天需要摆船,冬天河面结冰,现在就冻着呢。
  咱们自己的地方,愿意干啥就干啥,对不?
  咱们在那里做买卖,新罗的贵族们愿意换东西就让他们换,粮食、鱼、牲畜都行……”
  李易说着做买卖的事情,跟众人讲,当地的自己人手少,需要招百姓干活。
  河对岸的百姓也能工作是吧?咱给钱,不叫人家白干。
  后面的地方大,盖宿舍,干活的百姓来回走路耗费时间,过河危险,掉夏天掉河里,冬天进冰窟窿里怎么办?
  住宿舍,他们的家人分别时间长,看看能一起过来工作不?
  加上孩子,修学堂,一起学习大唐知识。
  “通过贸易,各取所需,他们的外派务工人员,又能赚取大唐的货币。
  他们拿着货币,就不用以物易物,即便来到大唐这边的区域,采购商品也方便。
  小面值的货币,我宁肯赔钱,也印刷出来给他们,帮助他们内部使用。
  他们有的还用开元通宝呢,大多数就是用布和各种粮食换。
  跟咱们之前的绢帛一样,哦,现在咱们有的地方还用铜钱和绢帛。”
  李易最后总结一番,有利于双方的好事情,咱们不能去打人家,咱不是那样的人。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