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网游小说

开元二年,四月,柳绿枝头。
长安城东通化门外七里处,灞水流经。
灞水东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1972章 政务繁忙关中稳

带着系统来大唐 by 农家一锅出

2022-8-28 21:22

  青松四个太监,专门负责小机器人。
  遇到路不平的地方,放个木头板让它平稳,还有绳子拴在它身上,万一它翻山下去了呢。
  备用的电池给它额外带三块,它电量一旦少于百分之六十,便嚷嚷着换。
  电池耗太多电,影响使用寿命。
  电池的寿命跟李易的寿命划等号,李家庄子制造不出来小机器人用的电池。
  “不要挡我视线,给我留出来最少二百七十度的视角,我得保护你们。”
  小机器人看到有人太近就叫别人躲开,它的扫描范围广。
  它总能发现树叶上的蚂蟥、草丛中或树枝上的蛇、大蜘蛛,缺点是耗电量大。
  大家喜欢它,它声音好听,说出来的话萌萌的。
  它的本事又大,随时提示危险。
  一路走来,光是各种蛇就抓了二十多条,全是小机器人发现的,它看得远。
  蛇躲在落叶的树枝上,一般人哪能远远看见?它行。
  它一报位置和距离,羽林飞骑就过去抓蛇。
  有的蛇聪明,转身跑掉,有的还以为自己能够埋伏一下,尤其是毒蛇,结果被套网里。
  “前面有橡树,树上还有没脱落的橡子,你们吃不吃?在路旁边二十一米,没有其他东西,放心去采。”
  小机器人被抬上上了几个台阶后,落地伸它那个小手指一个位置。
  “东主,要吗?”羽林飞骑负责人问。
  “收集起来,制作凉粉比较好,另外里面有小虫子,那个虫子油炸着香。”
  李易看到橡树了,这东西能果腹,曾经杜甫落魄的时候就吃。
  羽林飞骑过去用网兜收集,很多成熟后掉到地上,捡起来。
  等转一圈,上午快到十一点回醉仙居时,群臣忙碌着。
  电话不停地打,他们指挥各自负责的部门办公。
  河南府原有的官员支撑不起来,工作太多了,百姓不停地从外面过来。
  洛阳宫的城外还要建设,洛阳北到黄河南的路网得修。
  洛阳宫内各坊的暖道铺设、煤炭储备、危房拆除重盖、低洼处清理雨水淤泥并覆新土新石子……
  李易通过无人机收集到的数据打出来图,众臣直接指挥到每一个房子落实。
  危房里住着的百姓兴高采烈地把家什搬出来,看别人拆,等着住新房。
  这个是免费的,由朝廷财政支付。
  不过朝廷也有好处,原来一层的平房,四间占地面积一百五十平。
  拆了后盖四层的房子,六百平,给百姓二百多平,额外的属于朝廷。
  原来一家人,单独一个门洞,四层楼。
  原来两户人家,共用一个门洞,面积能多一点。
  这个面积指使用面积,所有面积加起来其实是三百平,有楼道,扣除掉。
  朝廷拿过去一半的面积用来给住在城外的百姓换,城外除了寺观庙,都是平房,茅草屋。
  把他们换到城内,城外就归李家庄子。
  公交马车的木轨修起来,照比长安城。
  “易弟回来了?”李隆基见到女儿和李易找过来,他看经济学的书呢。
  他比较清闲,只要不涉及各州府官员调动,其他的他了解一下即可。
  权力不会旁落,像宰相大权在握,搞一言堂。
  不存在,四个宰辅,还有团儿里的人。
  谁能指鹿为马?问问朕的易弟答应不?
  “晌午吃荠菜猪油渣的水煎包,另外还有橡子里面的小虫子,炸一下放点精盐即可。”
  李易说着从兜里掏出一把山里红,其中还有捏开的,递给李隆基。
  李隆基眼睛眯起来,咽口水,吞咽好几下:“不吃,看着就知道酸。望梅止渴!”
  一感觉酸,他精神好上许多,刚才看书的疲劳顿时消减。
  李易见目的达到,又把山里红揣回去,他也不吃。
  “三哥到外面走走,然后吃饭,看书看久了没有食欲。”
  李易到近前挽李隆基的胳膊,永穆公主在另一边挽。
  “没老呢,年轻着呢,走。”李隆基嘴上说着,却享受这个待遇。
  他心情好,易弟这医术用的,简直绝了。
  知道自己看书,递一把山里红,尤其是捏看的,口水不停地流,一瞬间精神了。
  屋外阳光明媚,丝毫不冷,零上二十二三度。
  洛阳眼见阳历十一月,早晚凉,中午还是热。
  “长安飘雪了?”李隆基使劲睁睁眼睛,又主动转眼珠子放松。
  “早上的霜重,雪未下,却不怕干旱,水网有薄冰。来年春耕和冬小麦生长芽才涉及降水量。”
  李易说着,他这个回答属于正经的君臣奏对。
  李隆基问洛阳和长安的气候对比,李易答关中民生。
  “好,如此便好!”李隆基心情愉悦,想来关中一切尽在易弟掌控中。
  转头他看到有人提前吃东西,卷饼,先吃完到中午就不吃了,为别人服务。
  “易弟,荠菜和油渣馅的水煎包好吃吗?”李隆基想吃卷饼,看别人吃得香。
  “包的小,一口一个,比卷饼好吃,里面放了蟹黄。慢火煎,水煎包下面硬,上面也有韧性。”
  李易说着咽口水,他馋,根本就不是荠菜油渣水煎包,是蟹黄包。
  蘸着陈醋吃才香呢,调馅的时候放了酱油,就不用再蘸酱油。
  “汤呢?”李隆基看别人吃卷饼喝汤。
  “跟他们喝的一样,免费汤,里面有鸡架,跟普通的刷锅水不一样。”
  李易开个玩笑,北方人喝汤,很多时候是用水冲,南方是煲。
  然后北方就管南方煲的汤叫炖汤,南方管北方简单的汤叫刷锅水。
  “这里养家禽的多,毛蛋和照蛋就多?”
  李隆基吃过两种,毛蛋他喜欢吃带黄的,硬一点的,小鸡崽子的吃着没有肉,不好吃。
  “多,不过没有人吃出来病,报纸上写了怎么吃,煮的时间长。
  小鸡的那种煮外肉少,用油炸,连骨头都吃掉。
  三哥想吃,我专门找硬的黄拿辣椒炒,放点青蒜。”
  李易也不喜欢吃壳里扒出来的小鸡崽子,比那个麻雀还小。
  但煮好了烤,小孩子爱吃,当零嘴儿吃。
  没有冷冻设备,当天出的毛蛋当天就吃掉,不吃的第二天就扔,煮猪食的时候放进去。
  有人专门收,收完了加工卖,收的价钱低,卖的价钱跟一个鸡蛋似的。
  卖不出去,就统一弄到养猪场,产业链很完整。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