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906章 為何國企把虧吃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1

  “我買過二十個煤油燈和暖水瓶,有記錄,當時按了手印。”
  李隆基走了,過來就是問政。
  許多商人聚集到灞橋旁邊,之前買過煤油燈和暖水瓶的人。
  他們需要購買自行車,又拿不出來‘發票’,只能想辦法證明。
  李家莊子的人給出文契,對方開的是什麽店,在哪裏開的。
  然後必須要把自行車賣到之前賣暖水瓶和煤油燈的人手中,否則就要賠償李家莊子十倍的價錢。
  這個前提條件不能破,不然無法顯示出之前買東西人的地位。
  商人們紛紛寫好,按手印。
  交了錢後領自行車,算是契約達成。
  之後再買煤油燈和暖水瓶的人,需要購買壹年以上,並且繼續持有,才允許購買李家莊子的自行車。
  買完自行車,持有壹年以上,李家莊子新出的好東西才能買。
  若現在不買,等到過上幾個月,就是持有兩年以上。
  不然壹輛自行車憑什麽賣壹千緡?能買多少牛馬了?
  買的東西不僅僅是自行車,還是壹個快速通道,壹旦有好東西,就能直接買。
  於是更多的人來購買煤油燈和暖水瓶,先把資格拿到手,就這幾天,過了需要等壹年。
  買到的人松口氣,放心了,自行車先不急著買,等第二批。
  “諸位知道了吧?要學習和鉆研李家莊子操作手法,並且更進壹步。”
  畢構跑到戶部,給戶部大大小小的官員們開會,向李家莊子學習怎麽賺錢。
  戶部官員聽得很認真,他們不得不承認,李易對於賺錢有著特殊的辦法。
  煤油燈和暖水瓶現在統壹價格了,五百緡壹套,單獨買三百緡壹個。
  價錢貴,不是壹般的貴。
  結果之前沒買的人,因自行車出現,還有李家莊子的宣傳,紛紛跑到李家莊子去買。
  感覺不是花錢買東西,是免費拿,去晚了拿不到了。
  把買賣做到這個程度,還有什麽可說的?
  “畢宰輔,咱們學了難道能去賺錢?”有人舉手發言。
  “面條不是賣著呢麽?銷量降低了,因為別人磨的面多,價錢更低,有利潤人家就賣,為什麽咱們不行?”
  畢構說起此事,簡直是痛心疾首。
  李易給出的主意賣面條,李家莊子幫忙加工面粉。
  沒有別人競爭的時候,戶部壹家獨大,李家莊子只賣方便面,不銷售面條。
  隨著手搖和腳踏的磨面機被更多的人使用,有的壹買幾十個,天天雇人加工各種面粉。
  然後也制作面條,還制作濕潤面條和餃子皮、餛飩皮、燒賣皮。
  可以預約,也提供送貨上門的服務,哪怕僅僅買壹斤面條,說好了哪天要,也會有人給送到家。
  價錢比戶部的低,服務態度好,壹下子就把戶部的買賣給搶了。
  關鍵是人家還交稅,扣了稅錢,仍舊有利潤。
  戶部越做越少,壹些個也是官員的人家,不好意思去別的地方買面條,就當給畢構壹個面子。
  戶部的官員低頭,他們沒有好辦法,再降價,會賠本,不曉得其他人怎麽就能用那麽低的價錢賣。
  “畢宰輔,我認為是李家莊子給的面粉價錢太高的緣故。”又有人舉手發言。
  “李家莊子不是賣,是收取加工費,妳認為我們自己買了磨面機,自己加工出來的就省錢?”
  畢構不認為李易坑人,李易用不著為壹點小錢耍手段。
  他就是想不通,別人的價錢低,別人哪來的利潤?
  “宰輔,咱們強制壹些人必須買戶部的面條,妳看如何?不然就查他們的賬,重新計稅。”
  聰明人出現了,想到個好辦法,以朝廷名義讓賣湯餅的鋪子買。
  畢構詫異地看過去:“很好,妳去,回頭李易彈劾妳的時候,妳別說老夫不幫妳。”
  “宰輔,妳去問問李易,我等實在無能為力。”戶部侍郎出聲了,老大妳出馬。
  “唉!”畢構壹聲嘆息。
  晚上下班,他讓人把養著的海鮮送回家,順便告訴家裏壹聲,他不回去了。
  ……
  “小易呀,不是老夫說妳,妳怎能為了壹點小利,便坑害戶部?”
  畢構到李家莊子,坐食堂的桌邊,面前是壹份米線。
  用新的秈米制作的米線,李易刻意把多出來的大米種子制作成的。
  五十天成熟周期的秈米不好吃,做成米線看看,若行,以後大家就都吃米粉、大米餅和米線。
  二人相對而坐,中間是壹個陶罐,東西擺在周圍,李易正在壹點點往裏下。
  他吃的是正宗米線,不是煮的,是燙的。
  他那時很多麻辣燙沒有中藥壹起熬湯了,用白水煮,煮完了放點調料和辣椒油。
  過橋米線也變了,同樣是煮,煮完了放壹小勺豆瓣,用蠶豆制作的豆瓣。
  麻辣燙省了中藥錢,米線不用熬雞湯了。
  現在吃的不是,上面漂壹層雞油,看著沒有很多熱氣冒出來,伸個指頭進去就知道有多燙了。
  李易把肉先放進去,等著肉熟的時候,擡頭看畢構:“老畢妳是要訛詐?說事兒,別上來就問罪。”
  “說事兒妳也沒理,怕妳?”畢構瞪眼睛:“外面賣的面條比戶部價低,戶部賣不動了。”
  “哦,國企沒幹過私企?很正常啊。
  私人制作面條,是為了賺錢,每壹個方面都要考慮到。
  戶部誰會願意耗費很大的心思?自己又不能多賺錢,吃力不討好。
  妳們戶部雇的人,有沒有官員介紹的?不少吧?”
  李易開始下火腿、蔬菜,準備隨時下米線,米線最後放,傳統方法制作出來的米線本身是熟的。
  沒有鵪鶉蛋,放了兩個煮好剝皮的雞蛋。
  這樣就都燙熟了,溫度還是很高,得慢慢吃,蘸麻油和辣椒油、陳醋、醬油、麻醬什麽的。
  畢構看李易操作,感覺是種享受:“然後呢?別人怎麽賺的錢?”
  他就想弄清楚,同樣的操作過程,自己的成本為什麽那樣高,究竟哪裏出了問題。
  “別人的掛面並不賺錢,還要賠壹點錢,要交稅啊,稅壹扣,銷售價格就比成本低。
  別人沒指望用幹的掛面賺錢,他們賣的濕面條、餃子皮等東西,才賺錢。
  他們的目的是市場占有率,等把其他人都壓制下去,幹的掛面價格會提高,至少保本兒。”
  李易壹臉無奈地看著畢構,妳跟我學這麽長時間,經濟戰都不懂?人家發動攻勢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