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999章 心受震撼身有行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2

  漂亮的小鐵錘擺在那裏,壹堆,工匠人多,大家需要互相傳看。
  旁邊擺著壹組手銼,表明此小錘用銼給銼出來的。
  工匠們看到銼的時候眼睛先壹亮,好東西。
  再看小鐵錘,壹個個開始皺眉。
  鐵棒在旁邊擺著,就用這樣的鐵棒制作的錘子,工具是壹套手銼。
  切割、鉆孔、修型、研磨,之後可以拿布拋光。
  當然,其實還有能夠畫圖的紙、鉛筆、尺子、圓規等東西。
  小錘子壹頭尖、壹頭圓,自然過渡,就這個便叫工匠們為難了。
  他們自己不難,憑借手感就能做到。
  孩子不上學,想做同樣的東西,得練多長時間?
  馬繼恩拿起來壹套手銼摸著,露出笑容,沒有他工具箱裏的好。
  換成來此之前,能有壹套現在的手銼,他會興奮得睡不著覺。
  有了更好的,看著現在的也就那麽回事兒。
  “為難孩子了吧?”有個在本地挺有威望的工匠壯起膽子問旬信。
  他現在屬於李家莊子的莊戶,手印都按了,李家莊子只準進、不許出,出可以,死著出。
  “李家莊子喜歡玩兒制作工具的大孩子,全能制作,甚至還能制作出來更漂亮的。
  他們自己設計,繪制圖紙,測量鐵棒,再慢慢加工。
  壹般三個多月能做出來,主要是磨費勁,沒有其他工具,全靠手銼。”
  旬信不生氣,有問題就問題,李家莊子又不是龍潭虎穴。
  不對,李家莊子是藏龍臥虎之地,真龍天子在。
  “去學堂看看。”旬信掃視壹圈,很多人他根本看不到,太多了。
  兩千余人啊,壹大片,換個莊子裝不下。
  李家莊子的大部分人都搬來洛陽,灞水邊的留下種植的技術人員,帶領留守的十六位和司農寺的人種大棚。
  莊戶們壹天就適應了,不為別的,只因東主在此。
  有東主的地方就是李家莊子,孩子安排上學堂,大人熟悉地形。
  監控的位置確定,李易又兌換壹套更好的監控系統,他壽命多。
  抓壹批人之後,漲了好多壽命。
  工匠們跟著旬信走,到達教學區。
  這邊有樓房、操場、草場、涼亭、水渠、淺水細沙子的池子、秋千、旋轉木馬、蹺蹺板……
  有足球場地、籃球場地、羽毛球場地、臺球場地。
  臺球使用的是象牙,反正現在沒有人管,不違法。
  臺球的作用在於培養孩子的專註度和對角度計算、身體協調能力。
  甚至還有玻璃球,彈著玩兒唄!
  玻璃球在工業上有三種用途,壹個是吹燈泡,壹個是壓布、最後壹個是當球密封的零件。
  比如說單向閥,裏面放玻璃球,水從壹端過來,會沖開玻璃球,通水。
  水從另壹邊過來,把玻璃球給頂到口的位置,出不去了,密封。
  剩下的功能就是給孩子們彈玻璃球玩兒,出口也行,看著漂亮。
  工匠們到學堂,或者說是學院,地方實在太大了。
  他們壹個個的開始琢磨把孩子送來讀書,這學堂好漂亮啊!
  操場旁邊是階梯的看臺,工匠全坐下,還有很多空位。
  他們敢發誓,這輩子就沒見過這樣的學堂,做夢都不曾夢到。
  大門處有很多雕刻的文字。
  人間學識應幾許,幾許學識應人間。
  前者的‘應’是應該,後者的‘應’是回應。
  初見書山路登天,若想登天書上見。
  天行有常四季轉,四季有常可逆天。
  壹行行的字,充滿了霸氣,告訴大家,讀書……蒼天可逆。
  工匠們看到了足球、籃球,用的豬吹泡當內膽,外面粘上薄的皮革。
  他們還不知道學區房的概念,但面前的學堂使他們曉得,人,從小的時候就開始不壹樣了。
  尤其是非洛陽的工匠,他們原來的生活中,大的孩子去讀書,需要走很遠的路。
  這還是大唐的朝天下基金投入錢到地方後的情況,不然只能借宿在學堂。
  倒不是說那樣的孩子就不能出現有出息的人,孩子天賦好,又努力,總歸可以出人頭地。
  自己進入的李家莊子,同樣的天賦和努力,叫別人家的孩子怎麽辦?
  看樣子,自己的孩子即便學保密的家傳本事,也應該進學堂啊。
  孩子們在上課,向陽的壹面玻璃窗戶紗簾拉起來,遮擋陽光。
  上體育課的孩子有的在操場上,先打壹套拳腳,然後自由玩耍,孩子們踢球、互相追逐著跑。
  室內的體育課,在教壹些需要防護措施的技術動作。
  工匠們輪流著看,看完這些分散開到其他教學樓。
  有的樓裏的教室上面是玻璃,最頂層,天光繪畫室。
  有的裏面有大鏡子,孩子們上舞蹈課。
  還有的上音樂課,有人講課,彈古琴、鋼琴。
  另外有四個樂器樓,裏面放著壹堆鋼琴、古箏、鼓、喇叭、小提琴、胡琴……
  轉來轉去,他們終於轉到了手工室,也是好多個。
  孩子們制作手工,磁石、銅線圈、酒精燈、三酸兩堿……
  “旬管事,明天……不,今天,我就讓我家孩子來。”
  很有威望的工匠‘跪’了,他不用讓孩子做小錘子了。
  看到這樣的教學,他自卑了。
  同時慶幸,自己是李家莊子的莊戶了對吧?簽契約的時候裏面有寫,說對孩子好好培養。
  好好培養本身屬於不確定的,給吃飽也算好好培養。
  哪裏知道是這種培養,莊子要花多少錢?
  工坊看了,自己得學習,不然看不懂。
  “孩子已經來了,妳以為妳不同意就可以?妳說的話沒用,工坊妳們都玩不明白,還保密?”
  旬信不客氣,他是二管事,工匠們手印按下的壹刻,就身不由己了。
  “好,來了好,努力讀書,敢學差了,我打不死他們。”工匠保證。
  “妳憑什麽打?孩子是莊子的孩子,不僅僅是妳的。
  妳給打傷了,誰醫治?妳給打死了,莊子就損失人手。
  這些孩子將來要像我壹樣到各地主持事務,管理人員。”
  旬信不給面子,我現在是老大,妳不服氣?
  妳的孩子妳不可以隨便打,我們培養好了,往後放出去當管事。
  ‘叮鈴鈴、叮鈴鈴~~~’鈴鐺的聲音響起,下課了。
  孩子們走出教室,去旁邊最近的小食堂,吃東西,間食的時間到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