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634章 賠償不要抹零頭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2

  晚飯的時候,小女孩兒意識清醒,胳膊被固定住,上半身想動也動不了。
  目前她還不疼,之後會間斷使用止痛藥。
  她的家人全部到來,父母、祖父祖母、弟弟。
  在病房中詢問情況,感謝李易,又告訴裴耀卿不怪孩子,都是命,防護措施壹樣不缺,就是平日裏養得不夠好。
  裴耀卿要給營養費,孩子家不要,說好了的,孩子直到完全康復,拆完鋼釘沒有其他問題了,再回家。
  吃住俱在李家莊子,哪來的營養補充?莊子還能餓了自己家孩子?
  正好在這裏順便上學,孩子疼壹段時間,這個沒有辦法。
  “大家放心,不會留下瘢痕。術中采用多點式小創口技術,縫合少,位置隱蔽,孩子年歲小,我會壹直負責到底。”
  李易跟家屬們保證,他采用了各種先進技術和材料。
  手術難度增加,對孩子卻好,等小丫頭長成大姑娘時,瘢痕幾不可見,胳膊上的。
  再磨壹磨、抹點藥,沒了。
  小女孩兒露出笑容,她擔心有大的疤痕,有的人同樣的骨折,去灞水李家莊子處理,長好後就有。
  碼頭幹活的人,看著有壹點嚇人,但那些人無所謂,能幹活就行。
  倒是臉上的傷口過去後,看著就不那麽明顯。
  “東主哥哥,我能吃飯嗎?”小女孩兒餓了。
  “不能,渴了半夜才能喝水,壹會兒妳睡覺,明天早上醒了給妳喝粥。”李歸藏在旁邊搖頭。
  “他們種玉米的說玉米面的粥好吃。”
  小女孩兒提要求,沒吃過,想嘗嘗。
  “行,明天給妳做玉米面花生粥,放枸杞和大棗,再來壹點鹹菜末。”
  青黛小丫頭答應,想吃啥?只要有,咱們給做。
  小女孩兒咽了咽口水,打哈欠,想要努力地睜眼睛,眼皮還是耷拉下去,用藥了。
  “明天壹早她胳膊上的腫脹能消下去大半,繼續用藥,明天晚上就差不多了。
  左半身始終固定,不影響翻身,但最好不要向左翻身。
  妳們家中的工作暫時停下,兒子放在莊子裏,妳們負責照看丫頭。
  工錢叫裴耀卿給妳們補,加倍補,他家有錢,壹天妳們壹家補壹緡。”
  “不成不成,哪能這樣欺負好官,他家的小子沒少給咱家的丫丫買好吃的。
  我家拿了這個錢,往後還有人敢跟我家孩子玩了嗎?
  我家冬天沒有什麽活計,她爹幹點力氣活兒,我們做手工,我是木匠。”
  小女孩兒的祖父不答應,錢不能要。
  孩子在壹起玩耍,受了傷訛人,將來周圍鄰居躲妳家遠遠的。
  別人聊天自己妳湊過去,話題瞬間中止,各回各家。
  “木匠好,正好我家有幾樣家具要打。”
  裴耀卿已經點頭了,看對方拒絕,想到新的辦法。
  “裴兄莫要難為別人,莊子裏給安排事情,輪換著過來照看丫丫。”
  李易擺了擺手,對方講理。
  裴耀卿聽到稱呼,緊張地扭頭四下裏看,陛下和宋王在不在?
  “多謝李東主。”這回對方未拒絕,把活幹好了。
  女護士進來照看,大家出去吃飯。
  翌日早,小女孩兒喝到了酸酸甜甜的玉米面糊糊。
  她能吃,李易之前問過,小女孩兒不挑食,胃腸道沒問題。
  否則玉米面胃酸的吃了難受,尤其是玉米面地瓜粥,不是所有人都能吃的。
  她吃完飯,掛著點滴坐在透明的車裏到外面跟李易和永穆公主、小蘭賣烤地瓜、烤玉米、烤土豆。
  永穆公主的女護衛們穿上防滑底的運動鞋,雙手握手槍,槍口對地。
  “李郎,妳說咱仨兒賣壹天烤地瓜,能賺回來雇護衛的錢不?”
  永穆公主把玉米放進壹個個的洞裏,像抽屜似的,壹次能烤九個玉米,笑著問。
  “咱們不出來賣烤地瓜,護衛的錢壹樣給,何況在莊子裏她們不幹活。”
  李易搖頭,想差了,現在是賺。
  “倒是郭長史受累了。”小蘭對旁邊的郭子儀說。
  “心情好,百姓這麽冷的天兒還排隊買。”
  郭子儀很願意看李易親民,地瓜、玉米、土豆很多百姓都有了。
  京兆府與河南府今年普遍種植,朝廷挑好的收購,當種子來年送別的地方。
  其他的百姓自己吃,李易賣的貴,別處也有賣烤地瓜的了,五毛壹斤,李易賣三錢,六倍。
  許多百姓五毛的也不買,壹斤生地瓜才壹毛二,自己烤唄!
  地瓜產量太高了,李家莊子試驗田的在努力培育新品種,現在壹畝三十五石,說將來要達到八十石。
  眼下百姓自己種,好田也有二十多石,兩千四五百斤。
  土豆也不差,土豆能當主食又可以作副食,玉米產量高過粳稻與小麥。
  種南瓜的百姓把大南瓜拿到市場上賣,百姓們買的時候切了稱重量。
  兩府百姓滿滿的幸福感,怎麽這麽高的產量?自己家留著吃,根本吃不完。
  不存在青黃不接的時候,不好保存?大不了把地瓜和土豆做成粉條,地瓜粉燉菜放或者炒,土豆粉是主食。
  大南瓜放在幹燥陰涼的地方,報紙上說可以保存壹年。
  切開就完了,兩天吃掉,再放會壞掉。
  “東主哥哥,要四個小地瓜,這個、這個,還有這個、那個,烤苞米要五穗兒,土豆不要,我家買土豆了,在大竈坑裏烤。”
  壹個十來歲的男孩子過來,選地瓜和苞米,貴無所謂,味道不壹樣,李家莊子的比別人的好吃。
  李易把地方放到桿秤上打稱:“二斤壹兩六,多少錢?”
  “六錢三毛,零頭應該抹去,五穗苞米五錢,壹共十壹錢。
  但兩錢東西贈送壹串兒糖葫蘆的時候妳要給六串兒,因為超過十壹錢。”
  小男孩瞬間給出答案並要求抹零、講價,他掏錢,十錢壹張、壹錢壹張。
  錢上沒有梅花暗紋,只有:不是壹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好!抹零,灼灼,拿六串兒糖葫蘆,壹種壹串兒。”
  李易高興,邊點頭邊伸手抽出那張壹錢的學堂獎勵券。
  “這個。”小男孩往前遞。
  李易擺下手:“十壹錢是壹百壹十角,抹個零後是十壹角,即壹錢壹角,壹角四舍五入抹了,就壹錢。”
  “好噠!”灼灼挑了六串兒不同的糖葫蘆,遞過來:“弟弟加油,下次拿暗紋的,壹角錢便能隨便買。”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