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夾子溝
盜墓筆記 by 南派三叔
2018-9-3 09:52
經過了五個小時的跋涉,第二天下午,我們終於翻過蛇頭山,來到山下第壹個小村寨裏,我們百般謝過帶我們過來的書記,然後在村口分別,老癢來過這裏,帶我進去找他上次寄宿的村戶。
這個山村依著陡峭的山勢而建,夾雜著石頭搭建的足有百年歷史的明清樣式的民房,村中道路是壹個完全的青石板坡路,道路最上面的人家的地基足足比最下面的人家高了百來米,山溪從路邊的溝渠中穿過,到處是綠色的青苔。我壹路觀賞,不少民居的圍墻,都有不同年代的墓磚攙雜其中,古時候掘墓取磚的風氣由此可見壹斑。
我們在老癢上次住過的人家買了幹糧,在他們家裏用溪水洗了個澡,然後將衣服洗了曬出去,自己穿著短褲坐在溪水邊上,商量下壹步怎麽辦。
要趕上前面那五個人已經不可能也沒必要了,反正我們已經順利的過山了,現在就要靠老癢所謂的記號,找到他三年前來過的那個地方。
我問他到底做了什麽記號,他這麽有信心現在還能找到?老癢告訴我,他上次去過的那個殉葬坑,要通過壹段十分奇特的地貌,叫做“夾子溝”,這裏的人都知道那個地方,而過了那壹段地貌,離他說的那地方就不遠了,不過的是,夾子溝離這個村莊有四十多公裏遠,幾乎是在原始叢林的腹地。
因為有了沒有向導進山的慘痛經歷,我們請教了那書記,想找壹個向導,帶帶下面更加艱難的旅程。
書記讓自己的小孩子帶我們去找壹個老獵人,我們跟那光屁股小孩子在村子裏四處轉悠了幾圈,來到了壹戶兩層的瓦房子前面,小孩子指了指在那裏曬太陽的壹個白胡子老頭,說:“就是他,老劉頭。”
劉老頭是外地人,年輕時候逃壯丁來到這裏,壹直定居下來,是這裏的老獵戶了,他八十多歲,身體還很好,幾乎所有進老林子的考察隊啊考古隊啊盜墓的啊,剛開始都要他帶上幾次,他也樂的吃這碗飯,壹來來錢快,二來地位高,我們說明來意,他也不奇怪,只對我們搖頭,說:“不中,這個時間不能去夾子溝。”
我聽了納悶,問他:“怎麽不能進山啊,現在秋高氣爽,正是好打獵的好時節,這個時候不進,那什麽時候能進啊?”
他叫他兒子給我上了茶水,說道:“這個季節,山裏頭特別邪乎,鬧鬼鬧得很兇。我八十多了,不會騙妳們,夾子溝那個地方,其實是條陰兵的棧道,妳要是碰上他們借道,那就得給順便捎上,被勾了魂魄,邪門得很呢。”
我沒有去過那個地方,不知道那裏是個什麽樣的地理環境,心裏覺得好笑,不過老壹代人有他們自己的世界觀,我們也不好勉強,央求了壹下沒結果,就只好問他進山路線的情況。
老人告訴我們,從這個村子進到秦川崇山峻嶺之中,往西走七天,會有壹座天門山,兩邊都是峭壁,無法攀爬,但是山中有壹道奇特的裂縫,只能並排兩人通過,就是我們常說的“壹線天”,也就是老癢說的“夾子溝”,相傳南北朝末期,當地有人看到,有壹只北魏的軍隊經過棧道入秦川,這只軍隊很奇怪,行軍中沒有壹個人說話,直入山中。軍隊經過這壹山縫時,突然地動山搖,巨大的縫隙突然閉合,將部隊夾入大山內部,從此失去了蹤跡,再沒有出來。
到了清朝的時候,這裏來過幾個風水先生替壹有錢人找墳地,進山十幾天,出來的時候幾乎不成人形,都說這天門山內有壹道黃泉瀑布,連著地府,他們差點進去就出不來。
壹開始,山裏人也都不信,不過後來很多人都說在溝裏,聽見山裏有戰馬奔騰的聲音傳出來,這些事情才越傳越厲害。有人還串起來說,說是地府的陰兵便是由黃泉瀑布進出陰陽兩界,那南北朝末期的北魏軍隊,就是自陽間返回地府的鬼兵。
老爺子說,到天門山的那壹段路,我們可以走上壹走,但是天門山後,那是世代人所能達到的極限,再往後的叢林裏有什麽,誰也不知道了,從古到今,凡是進去裏面的人,無論是清朝的韃子軍,還是國民黨的敗兵,沒有壹個出來過,他年紀大了,不能帶我去,村裏其他人又都沒有去過,要是我們真想去,他可以給我們指個方向,只要按他說的走,七八天工夫肯定能到,但是進去後發生什麽事情,他壹概不負責。
爺爺的筆記裏說過,尋找陵墓,凡是有很詳盡的民間傳說的地方,都要特別註意,所以我特別留意的聽了老爺子的這壹段話,心裏已然有了幾分把握,我們要去的那個地方,確實應該是在那壹帶附近。
我們謝過老爺子就想離開,老人家大概很少有客人,所以熱情得很,壹定要我們留下來吃飯,我們執意要走。他也沒有辦法,就讓給我們包了幾個腌制的葷菜,我本來嫌麻煩,不想要,但是壹看裏面有燒肉,想起自己這幾天吃的都是幹糧,肚子實在不爭氣,就收了下來。
休息了壹天,我們再次趕路,這壹次目標明確,我們順著指北針的方向,咬緊牙關,翻山過河,壹頭紮進了中國腹地最神秘的茫茫原始叢林之中。
沿途無話,期間個中辛苦我都不想用文字記錄下來,只知道七天之後,老癢叫著看到樹冠之上顯現出的天門山頂之後,我們停下整頓,發現自己已經和野人無樣了。
老癢觀察四周的地方,告訴我就是這裏!通過這個夾子溝,那邊就是壹個小峽谷,他們發現的那個殉葬坑,就是在那個裏面。
我爬上壹棵巨大的老杉,拿起已經只有壹邊能用的望遠鏡看去,天門山的山形挺拔,山勢奇偉,上面鬼嶺妖松,景色十分奇特,但是山也並不見得像是壹道門的樣子,不知道天門山的名字由何得來,而那中間的壹線天,從我這裏看去,只是壹道黑色的細線。
我們爬上了矮山脊繼續像天門山靠攏,順著山勢向前走去,邊走邊查看前面的地形,將近正午,來到了天門山的山腳下,夾子溝的起始段的壹片亂石嶺就在我們眼前。
秦嶺實在是壹個很奇妙的地方,特別是那些沒有經過旅遊開發的地段,有很多奇妙的景色,在天門山的峭壁下直接擡頭,會發現地勢極端的壯觀,形容得普通壹點,就是壹座巨大的山巖被壹把利劍劈了壹下,中間形成了壹條細小的裂縫,這條裂縫的底部,就是夾子溝,因為山巖的地勢極高,所以這裏產生的壹線天景觀不同於那些矮山,擡眼看去,只能看到壹條極細的光線,在遙遠的天頂,真的猶如整個天空濃縮成壹線壹樣,如果不是親身經歷,無法領略到這其中的萬壹。
夾子溝內,底部亂石疊嶂,兩邊不時有清泉撒下,石頭上到處是綠色青苔,非常難走,不過這裏卻並沒有遠看的時候那麽狹窄,而且光線很好,因為起始處的山勢並不高,所以天上並不是壹線天,而是“壹根天”。
老癢回憶,通過這個夾子溝最起碼要壹個下午時間,而且裏面過堂風極大,地面潮濕,生火很不方便,於是我們就在入口處不遠停了下來,點上篝火,開始吃午飯,我們將老爺子帶給我們的腌菜放到吃剩下的罐頭食品裏,然後用火加熱,象吃火鍋壹樣的吃,山民們燒菜都重口感,所以味道並不怎麽樣,但是比起我們的幹糧,已經好上不知道多少倍了,所以前幾天我們都節省著吃,現在靠近目的地了,可以放開懷抱,我和老癢幾乎是狼吞虎咽,很快就把腌肉吃了個幹凈。
我並沒有吃飽,想起那有壹些腌山雞炒筍,就想索性吃光算了,不料回手壹摸,發現那只放食物的袋子,已經不見了。
我四處找了壹遍,卻沒有發現,覺得很納悶,就問老癢,就聽老癢在那裏罵:“我操,誰把骨頭吐到我領子裏!”
我壹看不對,我剛才吃的時候,幾乎把骨頭都吞了下去,哪裏還會扔出去這麽浪費。
正在奇怪的時候,又有壹塊骨頭從懸崖上面掉了下來,我擡頭壹看,只見十幾只金毛大猴子,不知道什麽時候爬到了我們的頭頂的山壁上,其中壹只,正拿著我裝山雞炒筍的袋子,吃裏面的雞肉,看它吃的樣子,應該是從來沒吃過這麽好吃的東西,幾乎連袋子都吃了進去。
很快,它就將所有的東西都吃個幹凈,然後爬了下來,眼睛死死盯住我們的背包。
我心說不好,這些猴子可能以為我們包裏全部都是吃的,想來搶了,這可麻煩了,正想著,那只猴子已經發出壹聲尖叫,壹剎那所有的猴子開始向我們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