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納米崛起

嶺南仨人

科幻小說

米國。
馬薩諸塞州(麻省)的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
這裏坐落著著名的常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零九章 雪球(六)

納米崛起 by 嶺南仨人

2021-11-8 21:51

  不僅僅暹羅,被塞了壹個龐大的基建計劃,東南亞、東北亞各地,都拿到大同小異的基建計劃。
  對外公布的內容,則是為了平衡內部的發展,讓各個地區全面進入現代化。
  實際上,這是聯邦為了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冰河時代,而做出的努力。
  當然,這種龐大的大基建計劃,對於各地而言,其實也是壹次全面變革,打破之前那種半農業半工業社會狀態,進入全新的工業化現代化社會。
  本土不僅僅拿出了龐大的物資,還調出大約750萬名本土的技術員、教師,準備全面提升這些農民工的文化和技術水平。
  超大規模的基建計劃,對於社會發展的刺激,絕對是非常明顯的。
  要改變東南亞的落後局面,就必須壹邊投入龐大的基建,壹邊同步轉化農民工,將這些農民工的素質提升上來。
  如果壹味地搞建設,不提升勞動者的素質,那建設成果只能是人口紅利,吃個十幾年,最後陷入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
  聯邦在本土的經驗,必須吸取起來。
  轟轟烈烈的大建設,讓東南亞越發繁榮起來,哪怕是近期自然災害比較多,也沒有影響當地民眾的熱情。
  畢竟全球變冷過程中,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是中高緯度地區,東南亞是低緯度的熱帶地區,就算是全球進入冰河時代,這裏的氣候,仍然相當於亞熱帶。
  當然洪澇災害、臺風之類,可能會變得更加頻繁壹些,但不會完全摧毀當地的露天農業。
  雖然對於聯邦,在熱帶建設農業工廠,很多人都有壹種想吐槽的想法。
  只是本土北方的農業工廠,確實有效改變了當地的農業發展限制,那種不需要考慮天氣,可以調制模擬氣候的生產方式,讓單位畝產直接爆炸性增長。
  靠天吃飯的露天農田,再怎麽改進生產技術,都很難做到這種程度。
  而藍星的其他勢力,對於聯邦突然的大基建計劃,倒是沒有太大反應,畢竟聯邦這在自己內部搞事情,又不是在他們的地盤搞事情。
  其實看到這些基建計劃,各方勢力甚至不約而同的松了壹口氣,只要聯邦不向他們出手,搞內部建設什麽的,他們是非常樂意看到的。
  只是他們也感到壹股不同尋常,認為這是聯邦,在準備應對未來的氣候突變。
  對於擁有熱帶勢力範圍的諾亞會、西洲聯盟,他們倒是沒有太過於擔心,只是加強對熱度地區的控制力度。
  而最苦逼的壹方,莫過於全境都處於中高緯度的露西亞,哪怕是那位鐵血大帝,此時也感到茫然,不知道如何應對接下來的局勢。
  北半球的雪線,隨著初冬到來,壹點點向南推進著。
  11月27日。
  零度等溫線在東亞地區,突破長江壹線;在西洲境內,突破到地中海北岸,在北美洲,更是壹騎絕塵壹般,沖入加州和德州北部。
  要知道現在才11月下旬,還沒有到12月、1月的隆冬,雪線就推進到北緯30度附近。
  那要是到了隆冬,豈不是要突破北回歸線,殺入熱帶北線邊緣區域。
  華北平原大雪紛飛,天地間白茫茫壹片,幸好這幾年不斷的升級改造,華北的城市雖然沒有覆蓋穹廬,但是壹體化建築,卻早已經大行其道。
  魯省的德州。
  這個聯邦的半導體工業核心之壹,各種工廠並沒有因為暴雪天氣,而出現停工停產的現象。
  懸空輕軌的電車車頭安裝上了鏟雪機,至於隱藏在地下的汽車公路,就更加不受暴雪天氣影響了。
  不少要上班的人,穿著薄薄的多功能服裝,看起來衣服非常單薄,但是就是這薄薄的衣服,給使用者提供了超強的保暖效果。
  平時壹大早起來搞活動的大爺大媽們,也難得在家歇壹歇。
  在車站等電車的幾個年輕人,壹邊用手套捂臉,壹邊吐槽起來:“早知道這鬼天氣這麽冷,我就帶頭盔了。”
  壹個戴著頭盔的年輕人,得意洋洋地笑道:“幸好我早有準備,不然這耳朵都可能凍掉。”
  就在他們閑聊的時候,電車緩緩靠站,隨即車門滑開,已經被凍得臉龐發痛的兩人,迅速跑了上去。
  電車內的暖氣非常充足,溫度維持在26攝氏度左右。
  不壹會,電車就來到他們公司附近的站點。
  下車後,壹行人直奔公司食堂,剛才被凍得臉龐發痛的年輕人杜顯文,打壹碗熱豆漿,喝了壹口後:“呼!終於舒服了壹點。”
  壹旁戴著頭盔的工友,也脫下了頭盔,然後打了壹碗熱豆漿,來到餐桌坐下來喝了幾口,感覺身體暖洋洋的。
  “聽說東北那邊的城市有穹廬系統,我們德州不知道什麽時候安裝?”
  聽到眼鏡男的話,杜顯文想了想:“應該沒有那麽快,畢竟東北漠北更加寒冷。”
  “現在這個天氣好異常,聽說魔都那邊都在下雪了。”眼鏡男感嘆道。
  將剩下的豆漿壹口幹了,杜顯文又去拿了肉包子、菜包子和壹碗豆漿,返回餐桌繼續吃。
  “顯文,妳們車間的生產安排如何?”
  “前幾天提升了兩倍,還沒有到滿負荷,怎麽了?”
  吃了壹個小籠包後,眼鏡男小聲地說道:“聽說新廠那邊已經完成了調試,妳有沒有興趣壹起過去?”
  “新廠?在合肥那個?”杜顯文壹楞。
  “是的,合肥那邊說不定比德州更加暖和,而且新廠提級比較快,有沒有興趣?”
  杜顯文擺擺手:“我下個月準備結婚,現在過去合肥新廠打光棍嗎?”
  “額……那真是太可惜了。”眼鏡男無奈的攤攤手。
  他們公司是生產恒溫器的,隨著各類基建項目的推進,各種恒溫器的需求量,也迅速暴增著。
  為了不增加勞動者的工作時長,各個工廠要麽增加員工數量,要麽提升生產技術。
  幸好他們公司之前的工廠產能,並沒有完全釋放,現在可以壹邊釋放產能,同時增加新廠,來滿足當前的需要。
  這也是聯邦很多公司的現狀,在大基建計劃的刺激下,開始全面釋放產能。
  如果進入緊急的紅色狀態,產能還可以進壹步提升,只是現在沒有必要。
  而且提升產能,也需要找壹些產能宣泄口,不然生產出來的產品,總不能堆積在倉庫裏面吧!
  大基建計劃不過是提前熱身壹下,為了未來全力暴產能,做壹個適應性的調節。
  隨著年底越來越近,北半球的冰雪天氣,越發恐怖起來,從外太空看下來,整個北半球的中高緯度陸地,都是白茫茫壹片。
  而北冰洋的冰蓋,也蔓延到接近冰島的北大西洋北部,以及整個白令海。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