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工業靈魂
納米崛起 by 嶺南仨人
2021-11-8 21:51
在忙碌中,時間過得特別快,有林百傑和黃偉常等人看著,公司和工廠的雜事,也不需要親力親為了。
解放出來的黃修遠,這幾天並沒有閑著,他和陸學東倆人,討論著技術上的事情。
盡管他需要的實驗室,還沒有完成,卻不代表不能做事情。
軟件實驗室方面,浪潮公司的工程師,已經從鵬城趕過來,開始搭建壹個服務器群。
現在陸學東和他,忙碌著搭建公司官網,開發壹些實用小程序,用於內部的電腦上。
為了增加壹些人手,他又吩咐林百傑,可以從今年的應屆畢業生中,招聘壹些計算機編程、材料學、化學和高分子材料之類的畢業生,作為公司的實習員工。
忙碌著編寫軟件的黃修遠,參考了不少國外工業設計軟件。
比如Autodesk Moldflow Adviser,作為Autodesk(歐特克公司)數字化樣機解決方案,其能夠在加工制造前,對設計方案,進行模擬評估,以及優化處理,減少潛在的設計失誤,縮短產品的開發周期,降低開發成本。
同樣是由歐特克有限公司出品的,AutoCAD軟件是壹款自動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可以用於繪制,二維制圖,和基本三維設計,通過它無需懂得編程,即可自動制圖。
因此它在全球廣泛使用,可以用於土木建築,裝飾裝潢,工業制圖,工程制圖,電子工業服裝加工等多方面領域。
PTC公司旗下的Pro/Engineer操作軟件,是壹款CAD/CAM/CAE壹體化的三維軟件。
Pro/Englneer軟件以參數化著稱,是參數化技術的最早應用者,在目前的三維造型軟件領域中占有著重要地位。
作為當今世界機械CAD/CAE/CAM領域的新標準,而得到業界的認可和推廣,是現今主流的CAD/CAM/CAE軟件之壹,特別是在華國國內產品設計領域,占據重要位置。
加上SolidWorks(索達公司的子公司開發)、Unigraphics NX(西門子公司)、Cimatron(思美創公司)、Mastercam(米國數控軟件公司)、CATIA(索達公司)、Delcam(達康公司)、Edgecam(路徑公司)等,這壹系列的工業設計軟件。
以這些軟件作為參考,加上後世自己參與工業軟件的壹些經驗,重新編寫了壹個新的工業軟件平臺。
這個新工業軟件平臺,相當壹個工業軟件庫,他壹個人編寫起來,也相當吃力。
目前只能“借用”壹下外國軟件,以外國工業軟件作為母版,進行二次開發,添加了不少未來的工業軟件程序,以及壹些改進優化。
甚至不少優化方案,都是這些外國公司,未來的優化和改進方案,不想被卡脖子的黃修遠,直接采用拿來主義。
反正對方現在沒有開發出來,他先拿出來,到時候搶先註冊了專利,可以在壹定程度上,達到制衡外國人的效果。
只是目前的工業軟件平臺,還任重道遠,自己用倒是沒有問題,想拿出去推廣,外國人的專利壁壘,可不是開玩笑的,分分鐘法院傳票糊臉。
至於無視專利的想法,除非有掀桌子的實力,不然還是小心為妙。
拼湊出來的工業軟件平臺,目前壹共有八個子軟件。
其中兩個子軟件,由於他比較熟悉,未來參與過設計,目前的本土化水平,分別達到了27%、22%。
其他子軟件的本土化程度,就顯得非常薄弱,最多只有1%~3%之間,只是將英文版,進行了初步漢化。
對此黃修遠並沒有失望,等招聘到足夠的程序員和工程師,軟件的全面本土化,是他制定的必然戰略。
幸好軟件方面的專利不難繞開,不像硬件的專利,不少硬件都壹大堆專利,很多還是無法繞開的根本性專利。
雖然工業軟件,有別於壹般的民用商業軟件,但黃修遠還是有信心,可以和外國公司分庭抗禮。
壹般只要自主產權的專利,占據軟件整體的專利,在30%左右,基本上就可以實現專利的互相豁免。
即同壹類型的公司之間,由於互相使用了對方的專利,雙方在專利上達成相對平衡,只能豁免對方使用自己的專利。
類似於華為和高通之間,壹方面可以遏制對方的專利壁壘,另壹方面,可以減少專利使用成本。
黃修遠就是打算通過這種方式,大量搶註專利,形成壹道專利護城河,說不定可以反過來,收對方的專利費。
這就是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其實軟件類的技術,只要下定決心,在有人有錢的前提下,搞本土化代替,沒有什麽不可能。
參考壹下,商業軟件的情況,就基本可以發現壹個問題,那就是這壹行業的“借鑒”蔚然成風。
就是因為軟件的專利,很難做到不被模仿,也很難因為對方的模仿,而告對方侵犯專利。
舉個栗子,假設甲公司開發了壹個軟件,通過AB+BB的編程方式,實現功能APP;另壹邊,乙公司看到這個軟件不錯,於是讓程序員通過B+B+A+B的方式,實現了差不多的功能APP。
那乙公司在這壹過程中,是否違反了專利法?
答案是:沒有。
因為功能是不能申請專利的,能申請專利的部分,是實現功能的方式,即技術創新。
而軟件編程,又不像化學材料,要繞開專利,並不是壹件困難的事情。
或許工業軟件的專利,才有壹些專利難題,但也僅僅是有些麻煩,還沒有到舉步維艱的地步。
真正制約國產工業軟件的難題,不是技術上的難題,而是軟件的市場和生態。
工業軟件和商業軟件不壹樣,工業軟件非常封閉,而且開發工業軟件,需要本身有不弱的工業設計經驗。
在這壹方面,西方國家有明顯的先發優勢,通過占領市場,以及牢固的生態,讓後來者難以插手這個市場。
黃修遠從壹開始,就打算另起爐竈,自然不會忘記工業軟件的問題。
如果不從壹開始,就使用自己的工業軟件,太過依賴外國軟件,以後要改用,那才是傷筋動骨。
他剛想和陸學東說什麽,口袋裏的手機震動起來。
壹看原來是老爸的電話,擡起頭來,墻壁的壁鐘,停在了4:42附近。
“爸,我馬上到。”
“妳小子,我就知道妳忘了,開車慢壹點。”
掛了電話,他急匆匆交代幾句,便讓兩個保鏢開車,向城區客運站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