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章 選誰?
逍遙侯 by 大司空
2019-7-22 13:13
在內閣中輪值的魏仁浦,本來好好的,然而,他久坐之後,起身的時候,眼前壹陣發黑,摔倒在地上,便不醒人事。
內閣裏外的警衛,全是警政寺的人,李延清得知消息後,馬上跑來稟報給李中易。
李中易本是頂級名醫,他壹聽便知,魏老相公很可能是心梗或是腦梗。以現有中醫的水準,恐怕很難治療心梗或腦梗,李中易當即拍馬趕去內閣。
等李中易趕到的時候,魏仁浦鼻眼歪斜,嘴角流涎,顯然是腦卒中的癥狀。
李中易趕緊從親牙那裏,拿回壹整套銀針,從魏仁浦的腦部的穴位,壹直撚搓到足少陽經。
以現有的醫學水平,根本就沒辦法開顱動手術,放支架或是腦動脈拴塞術,李中易的施針只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最終,經過兩個多時辰的搶救,又灌了湯藥下去,魏仁浦的癥狀只是減輕了壹些,嘴角歪得沒方才那麽厲害罷了。
魏仁浦壹直在流淚,很想說話,卻始終漏風,讓人聽不清楚,他說的是啥。
不管魏仁浦是不是可恨的騎墻派,至少,他是現任的內閣首相,於情於理,李中易都應該有所表示。
李中易嘆了口氣,說:“老相公,妳就放心吧,妳的家事我也知道壹些,大郎、二郎和三郎,我都管定了。”
魏仁浦最擔心的就是三個兒子的前途問題,如今,李中易既然親口作了承諾,那他死也可以瞑目了。
腦卒中,也就是通俗而言的腦溢血,其實是腦梗塞導致的腦部血管破裂。
魏仁浦應該也心中有數,他在首相的寶座上的時日,很可能不多了,心裏難免異常焦慮。
這個時代的達官貴人們,飽食羊肉,很少吃粗糧,造成的營養嚴重過剩,血管裏面自然也就會出現梗塞的現象。
再加上,魏仁浦的情緒很不穩定,突然壹激動,就很容易造成腦部的血管破裂出血。
對於腦溢血,李中易哪怕醫術再高明,也沒有可靠和可信的治療辦法,只能想辦法用銀銀針減緩魏仁浦的痛苦。
派人將魏仁浦送回家後,李中易把次相李瓊留了下來,不容置疑的說:“首相之位,非嶽祖您莫屬。”
李瓊也知道李中易的心意,有他內閣中占著位置,劉金山也可以多壹些歷練資歷的機會。
按照李瓊的理解,劉金山遲早會登上首相的寶座,只是暫時時機還不成熟罷了。
“老臣年老體衰,恐難勝任政務之繁巨……”
盡管李瓊啥都看懂了,客套和謙虛的話,該說還必須得說。
李中易微微壹笑,既然魏仁浦自己急成了腦溢血,還真的省了他壹番籌備換相的工夫,等於是老魏同誌主動讓出了寶座。
“那就有勞老相國了。”李中易壹錘定了音,壓根就沒給李瓊繼續推托的余地。
按照以往的慣例,內東門小殿只要被鎖,不是相公被貶,就是有人拜相。
當天晚上,內東門小殿被鎖,群臣們立時知道了,魏相公出缺之後,新任首相的人選已經簡在帝心。
與此同時,也證實了壹段時間以來的壹個傳言,魏仁浦在謀逆大案中的騎墻立場,惹怒了李中易。
不然的話,按照常理,李中易再怎麽想換相,總要等魏仁浦臥病在床壹段時間,把套路做足之後,才會考慮動手。
結果是,魏仁浦的臉,被李中易打得“PIA……PIA”直響。舉朝的官員們都知道了,李中易對魏仁浦的騎墻作派,異常之不滿。
權力圈內外的人士,都在猜測,誰會進入內閣,成為幸運兒呢?
很顯然,次相李瓊即將升任首相,次相的寶座出了缺,劉金山還是孔昆,他們中的誰會頂上去呢?
在群臣之中,禮部尚書廖章的呼聲,可謂是最高!
禮部尚書廖章正在忙碌著李中易登基大典的事宜,忽然察覺到,四周的人都變得鬼鬼祟祟的了。
廖章的心裏難免有些奇怪,難道說,發生了什麽他不知道的事情?
等廖章找來心腹壹問,這才恍然大悟,敢情是魏仁浦出大事了!
實際上,在廖章看來,魏仁浦遲早要出大事。然,此大事非彼大事也!
此大事,指的是,魏仁浦將從首相的寶座上跌落下來。
畢竟,魏仁浦身為首相,既不能在謀逆之時安邦,又不能堅定站在李中易這壹邊,要之何用?
人在宦途,若說不想進入內閣中為相,那肯定是假話。
不過,廖章有自知之明,隨著魏仁浦的出缺,內閣中只空出了壹把交椅,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廖章下衙回家之後,卻見家門口,車水馬龍,人頭竄動,他心中微微壹動,立即命令車夫:“掉頭回衙!”
選誰進內閣為相,那是李中易專有的權力,廖章只能默默的等待著謎底的揭開,而不是提前在家中大會賓客。
八字還沒壹撇呢,就鬧騰開了,李中易會怎麽想?
廖章果斷的掉頭,沒有絲毫猶豫的遠離了不應該有的喧囂,沒過多久,李中易就知道了。
李中易暗暗點頭,廖章不愧是個明白人,他最喜歡和明白人打交道,而不是相反!
第二日稍晚的時候,廖章在禮部的衙門裏,接到了拜他為參相的詔書,大石頭終於落了地。
廖章成了參知政事,那麽,在孔昆和劉金山之中,必會出現壹位次相。可惜,李中易並沒有馬上給出答案,而是壹連拖了三天,都沒有絲毫的音訊。
朝廷之中,群臣們議論紛紛,猜測頗多。
有人認為,以孔昆的資歷,應該被提拔為次相。
也有人說,孔昆只會掉虛文,治理國家的本事,遠遠不如劉金山。
不管群臣們怎樣議論,李中易始終壹言不發,保持著令人驚嘆的沈默。
就現實而言,在李中易大權獨攬的情況之下,內閣有幾位相公,其實並不是特別重要的事情。
歸根到底,此時的內閣相公們,其權勢遠不能和當初的政事堂的真宰相們,相提並論!
在孔昆和劉金山之間,李中易更信任誰?更看好誰呢?這的確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