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妳不對勁啊

幽祝

都市生活

私人診所裏,程晉陽面色難受地坐在那裏,讓醫生給他進行心理治療。
某種古怪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十七章 大舅的視察

姑娘妳不對勁啊 by 幽祝

2021-9-24 21:32

  庾元規壹行人沿長江順流而下,在建康城碼頭接上南康、廬陵兩位長公主殿下,向著京口方向航行過去。
  “昔日的京口鎮,不過壹處流民聚居之地。窩棚遍地,汙水橫流,流民衣衫襤褸,牲畜倒閉街頭。”面對兩個親外甥女,庾元規似乎興致不錯,指點江山說道,“郗公提了幾次要整頓京口,卻因經費壓力而壹拖再拖,概因為白手起家所需要的人力、財力,全都是難以負擔的天文數字。”
  “程晉陽能將這百廢待興之地發展起來,足以證明他有節鎮撫地之才。南康,妳若是嫁給了他,我也算是不負昔日先帝之遺願了。”
  說到這事,庾元規便壹臉唏噓。先帝在世期間沒能看到南康成婚,壹直是他引以為憾的事情,如今終於可以彌補壹二了。
  南康廬陵姐妹倆也臉色黯然,想到父親已經不在人世,便有種難以抑制的悲傷。
  不願就這個話題多說,廬陵便展顏笑道:
  “別說啦,姐姐就要嫁出去了,我還不知道我的良人在哪裏呢!父親在九泉之下要擔心,也是先擔心我才對。”
  “廬陵妳若是已有心儀對象,盡管跟大舅說來。”庾元規心情也好些了,笑著說道。
  “我說了大舅便能答應?”廬陵故意佯裝不信。
  “長女難嫁,幼女易娶的道理,廬陵妳不知道?”庾元規提點她道。
  如今這大晉帝國的規矩,皇家要和世家政治聯姻,也不是所有女兒的婚事都需要精挑細選。
  嫡長女往往需要嫁得好些,駙馬這邊家族必須夠強,後續要作為外戚幫忙鞏固皇權。
  如此壹來,其他公主身上的政治壓力就小了許多,自主擇婿的範圍也就更大了。
  庾元規這話的潛臺詞,便是要將神都程氏當做外戚來提拔,好比王茂弘提拔謝安石那般,本質上是老政治勢力和新政治勢力的互相承接。
  南康長公主聽懂了大舅的意思,便笑著說道:
  “若不是昔日大舅請旨,批準神都程氏自主募兵,如今哪來的京口鎮和北府軍?”
  這話說得庾元規稍微有些羞愧,因為他當初本來沒有此意,還是南康長公主將他說動的。
  考慮到要遏制太原王氏在軍方的實力,庾元規才同意放權給神都程氏——那時哪裏曉得程晉陽居然能變成壹品巨神兵?!
  “不管怎麽說,還是南康妳有眼光。”他無奈地擺了擺手,說道,“昔日程晉陽不過壹寒門貧生,連神都程氏都沒法立足,妳居然能想到提前投資他,大舅這方面確實比不過妳。”
  “什麽投資啊?”南康長公主嗔怪說道,“大舅,他是老師的兒子,我照顧他有什麽不對?這裏面可沒有絲毫政治上的考慮!”
  庾元規連忙笑著認錯,廬陵在壹旁聽著,心裏暗想:
  不對啊,我記得老姐當初是不大喜歡那程晉陽的,嫌他性子太軟來著。
  等到對方因為父母和青梅竹馬喪命,罹患重度抑郁之後,老姐對他才開始上心,讓吳雀梅醫生去定期檢查他的情況,慢慢被他的堅強所打動……
  她有次還跟自己吐槽,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晉陽弟弟算是徹底長大了。
  現在又來說“是因為老師兒子的緣故”,老師在世的時候,大家可沒見妳對他有多青睞來著。
  當然,如果她在這裏戳穿,必然被惱羞成怒的老姐壹頓痛打,因此廬陵便轉頭看向船舷外面,暗自觀察玻璃上的姐姐的倒影。
  奇怪了,越看越是漂亮,雖然五官位置都沒有變,和以前相比卻有種判若兩人的感覺。
  難道這就是相由心生?因為即將出嫁的幸福感,連帶著整個人都容光煥發了起來?
  船只終於抵達了京口,庾元規壹行人便登上港口。
  ……
  這是哪裏?
  這是京口鎮,還是臨安建康這等大都市?
  放眼望去,便是30層以上的林立高樓群,仿佛屏風般矗立在長江沿岸,壹時間讓人有種仿佛夢回松江陸家嘴的錯覺。
  程晉陽這邊早就等在碼頭迎接,請眾人乘上停靠路邊的車輛。
  庾元規帶著兩位殿下上了車,忍不住又去看車窗外面。
  哪來的那麽多高樓!
  然而看到樓底正門處,大量職業白領進進出出,又似乎並不是什麽鬼樓的樣子。
  這些高樓裏面,是真的有人在辦公的……
  註意到後排大家不可思議的視線,程晉陽便介紹說道:
  “沿江這片寫字樓群,基本都是滎陽鄭氏的產業。”
  “我上次來的時候,可還沒有這麽多高樓呢。”公主姐姐驚嘆說道。
  “嗯,他們的土木工程技術,還是有很多獨到之處的。”程晉陽笑著說道,“我看過他們的施工,真正意義上就和搭積木差不多了。”
  庾元規沈默下來,心裏暗自震驚於滎陽鄭氏爆發出來的生產力。
  昔日王處仲之亂後建康城區重建,也沒見這家如此上心過,如今倒是拿出渾身解數來討好女婿了。
  “那就算是鄭氏給妳們開掛好了。”廬陵公主皺眉問道,“我看裏面的入駐率也不低嘛,這些公司妳是從哪裏弄來的?”
  “哦,基本都是崔王兩家拉過來的。”程晉陽回答說道,“我們這邊有稅率優惠,有資金支持,又有廉價的北方流民,所以周邊都市的部分產業在往京口轉移……當然,主要還是老板們都很信得過崔王兩家的商譽。”
  庾元規簡直無語。
  崔氏的資金,王氏的人脈,源源不斷的北方流民,這三者加起來的作用簡直逆天。
  誇張地說,便是再造壹個帝都的底子都有了。
  “現在京口的常住人口多少了?”他冷不丁地問道。
  “在籍的大概140萬人。”程晉陽回答說道。
  眾人:……
  140萬,對城市而言並不是很大的數字。
  便是帝國內部壹個普通的市,人口差不多也有兩三百萬左右。
  然而,考慮到京口鎮在差不多壹年半以前,還只是個十幾萬人左右的北方流民聚集地,這樣想來就非常離譜了,簡直有種夢幻的不真實感覺。
  更不用說這還只是常住人口,如果算上那些沒有登記的,到處流竄的流民黑戶,只怕這京口鎮的發展規模,已經遠遠超出了庾元規原本的預計。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