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首長全集

黃曉陽

都市生活

唐小舟接起電話,耳邊傳來壹聲暴喝,仿佛壹個壓抑已久的男人達到高潮時的嗥叫。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十七卷:市委書記離奇失蹤,市委書記離奇失蹤02

二號首長全集 by 黃曉陽

2024-6-30 19:47

  黎兆平說,老土了不是?妳以為這裏是街頭的大排檔呀?這裏就算是做雍州菜,也要做得上檔次,做得別出心裁。這樣吧,再加壹個極品雍南鴨舌,壹個辣味雞絲。
  服務員問,喝什麽飲料?
  黎兆平說,飲料就不要了,我在這裏存有茅臺酒,拿那種小瓶的,先拿四瓶上來。
  唐小舟說,四個人,點這麽多菜,是不是多了?
  黎兆平說,那兩個菜是他吃的,他是天生的賤人。其實,吃辣的是壹種最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倒不是辣椒有什麽問題,而是雍菜的做法,不是煎就是炸,不光把食物的營養破壞了,而且,加進了很多食物垃圾。
  王宗平說,妳們都是貴人,我是賤人。要不,妳們都混得人模狗樣,我壹個人混得這麽差?
  黎兆平說,妳怎麽差了?馬上就是常務副省長的秘書,和小舟平起平座,都是二號首長了。
  王宗平說,誰知道什麽結果?我聽說,他和陳的關系,不是壹般的不好,兩個人鬥得很厲害。我如果成了池魚,那就麻煩大了。
  唐小舟能夠理解王宗平的憂慮,他以前服務的那位領導,就因為和市長溫瑞隆鬥得厲害,結果把自己賠進去不說,還連累了王宗平。現在的彭清源和陳運達,原本就處於激烈的競爭地位,二十多年來,壹直是妳追我趕,沒有拉開距離。現在是陳運達領跑,可這個領跑的位置壹點都不輕松,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別人超越。兩人明爭暗鬥了二十多年,彼此之間的恩怨,只有他們自己心裏才有數。
  民間有壹種說法,因為兩人來自同壹個縣同壹個地區,兩人的官場關系,開始有很多交叉。那時有交叉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當時他們處於中底層,需要彼此相互擡轎子。後來,兩人差不多同時到了高層,成了競爭對手,這種交叉的關系,就充滿了危險和變數。兩人便不約而同地清理這種關系,別說兩面討好,就算是某時候和對方說了壹句話,喝了壹餐酒,也會被打入另冊。
  曾經有壹個市的副市長,是陳運達的人,他需要到省裏來跑壹個項目的資金。陳運達是常務副省長,財政廳是他分管的,這筆資金,只要陳運達簽字就行。副市長事前已經約好了陳運達,可到達省城後,才知道出現了意外,陳運達被臨時召到了北京。巧就巧在陳運達走得匆忙,沒有告訴這位副市長。副市長以為陳運達在辦公室等他,按照事先約定的時間去了,去了之後,發現陳運達和秘書的辦公室都鎖了門,打手機又是關機。他不知道陳運達正在飛機上,以為他只是有事走開壹會兒,隨時會返來。當時是走不是,留也不是。
  副市長正不知所措,迎面見彭清源過來,無法回避,只好硬著頭皮打招呼。
  彭清源十分熱情,邀請他去自己的辦公室裏坐壹坐。他並不想去,卻又不能不去。人家副省長主動邀請,妳還能拒絕?也太不給面子了吧。坐下來就聊,說到跑項目資金的事,在這位副市長看來,事情是陳運達管的,彭清源應該不會插手。可他沒料到,彭清源竟然說,運達同誌臨時有急事去了北京,還不知幾天能回來,妳這事又急,不如我帶妳直接去找龔省長吧。有彭清源出面,龔省長很爽快地在報告上簽了字。
  幾天後,陳運達回來,聽說了這件事,找出各種理由,卡著這筆資金,不讓財廳轉賬。不僅如此,四個月後,他直接讓這位副市長去了政協。
  兩人壹個是省長,壹個是常務副省長,都是省委常委,誰如果想做出壹個什麽決定,另壹個人肯定找出各種理由反對,誰如果想提拔什麽人,也壹定會受到對方的阻撓。所以,兩人要幹什麽事,壹定得鬥誌鬥勇,將三十六計用遍,以達到目的。在江南省,陳運達以精通春秋戰國諸侯紛爭的歷史和善用三十六計著稱,又是政府壹把手,官職比彭清源高壹些,兩人間的爭鬥,彭清源自然就處於弱勢。
  另壹方面,彭清源在江南省官場的地位也非常微妙。江南官場,最大的政治勢力或者說派別,掌握在陳運達手裏,其次是遊傑。遊傑有天生的優勢,他是高幹子弟,到處都是父親的門生故舊,骨子裏有壹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只不過因為身體狀況不是太好,影響了鬥誌,自己的利益受到影響的時候,他是壹定不會袖手旁觀的。現在又來了個趙德良。趙德良要想在江南省站穩腳跟,就壹定得培植自己的政治勢力。彭清源頭上有三座大山。而他的後面,又有鄭硯華、吉戎菲這樣壹些新生代,以及陳運達大力培養的葉萬昌、宗盛瑤等人。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稍有不慎,便可能跌入深淵。
  王宗平看到的,都是這些表面現象,他沒有吃透壹個關鍵點,那就是趙德良是江南省官場最大的變數。
  趙德良單槍匹馬闖進江南,江南官場早已經分疆裂土,諸侯割據,他想建立自己的政治勢力,談何容易?從中下層培養?雖然是壹個辦法,卻太慢了。妳還沒有把自己的勢力培養壯大,人家早已經將妳的司令部搗毀了。他只有壹條路可走,那就是諸葛亮當初向劉備出的主意,聯吳抗魏,也是當初毛澤東對蔣介石使的絕招,建立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壹戰線。從這種意義上說,對於彭清源,趙德良絕對是要大加利用的。因此,彭清源的命運,和唐小舟的命運有很大的相似之處,與趙德良共榮共衰。
  這些話,唐小舟自然不好對王宗平直接說,只好換了種口氣,對他說,我們是朋友,是哥們,妳相信我,我不會害妳的。
  王宗平說,我當然相信妳。只不過,我是壹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妳們不知道,井繩比蛇可怕得多。蛇嘛,妳將它打死,就萬事大吉。井繩妳怎麽打死?怎麽打,它還是井繩,還在那裏。
  黎兆平說,我相信壹句老話,事在人為。我們三個人,命運的曲線有極大的相似性,都走過彎路,吃過虧。正因為吃過虧,我才堅信壹點,世界上的任何事,肯定有很多種辦法去解決,但只有壹種解決辦法是最佳的。壹個人成功與否或者說成就大小,與他找到多少最佳解決方案成正比。同時,我還相信壹點,遇到事,妳努力去做,總比逃避要好。哪怕做錯了,妳也可以獲得經驗和教訓,經驗和教訓是財富,什麽都不做,卻只是零。
  王宗平對黎兆平說,妳也認為我應該去?
  黎兆平說,當然應該去。我剛才已經說了,做了比不做好。做,妳就擁有了找到最佳解決方案的機會,不做,妳什麽都沒有。妳也不想想,妳去了,就有機會,不去,就只可能像現在這樣,不冷不熱地被擱著。
  唐小舟也說,妳也不想想,除了這次機會,妳還會有別的機會嗎?這也就是碰到了彭清源,如果換個人,就說換了妳自己吧,妳敢用壹個像妳這樣的人嗎?
  黎兆平說,是啊,別說這個世上只有商人迷信,官員其實更迷信。能遇到壹個不怕犯忌的人,是妳這壹生最大的福氣。
  唐小舟暗想,妳還這想那想,不知道這件事的背後,我替妳使了多大的勁?彭清源真的就是官場另類?真的不忌諱這種事?才怪。彭清源之所以肯要王宗平,說到底,可能還是看在趙德良的面子上。既然唐小舟出面,彭清源便很難判斷,這到底是唐小舟本人求情,還是趙德良的作用。如果沒有這樣的背景,妳能有這樣的機會?
  恰好第壹道菜上來了,王宗平端起酒杯,說,好,我聽妳們的。幹。
  幹了第壹杯酒,黎兆平轉了壹個話題,說,聽說祝國華出事了?
  唐小舟不好直接回答,只是說,我遠離權力中心,消息閉塞。祝國華出了什麽事?
  祝國華曾經是江南省官場的壹個強人,軍人出身,作風霸蠻,說壹不二,具有令人震驚的執行力。當年,江南官場出現壹個副省長空缺,競爭的人有兩個,壹個是他,另壹個是彭清源。據當時江南官場的說法,祝國華的機會比彭清源要大得多,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彭清源和陳運達同時來自陵峒,上面也擔心這樣兩個人同在壹個鍋裏是否合適,因此傾向祝國華。後來也不知彭清源動用了什麽關系,竟然把祝國華打敗了。
  祝國華競爭副省長失利,被安排去了柳泉市人大,幾年後到齡退休。即使如此,祝國華仍然以強勢控制著柳泉市的最高權力,六年之內,換了兩任市委書記,都是被他擠走的,直到他力薦的葉萬昌被提拔起來。
  王宗平說,這個人太剛了,我早就說過,他遲早會倒黴。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