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紀

皇甫奇

修真武俠

王沖知道這是自己在這個世界最後的宿命!
“夷狄之有君,未若諸夏之亡”,這是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36章 朝堂發難!(四)

人皇紀 by 皇甫奇

2023-4-22 12:01

  太師是三公之首,文臣領袖,顯然他的壹番話,已經對聖皇產生影響。雖然僅僅是“朕知道了”四個字,並沒有表明態度,但是相對於以往的朝爭,這已經是極大的變化與恩寵。
  “不妙!”
  大殿之中,眾武將心中壹片沈重。有了太師這個砝碼,聖皇的心意明顯開始朝著文臣傾斜。怛羅斯情況緊急,告急求援的加急信已經來了好幾封,如果不能通過決議,對怛羅斯出兵,王沖、高仙芝他們幾乎必敗無疑。
  這可是兩位帝國大都護啊!
  大殿上,眼看著情況不妙,聖皇即將做出決定,就在此時,輕風卷動,壹股氣流從大殿內湧入進來,同壹時間,所有人耳中都聽到了壹個聲音:
  “陛下,老臣有話要說!”
  聲音未落,壹股溫和的氣息,有如煦日陽光,普照大地壹般,突然出現在眾人的感知中。大殿門口,光芒壹閃,壹道蒼老的身影,須發皆白,穿著壹襲白色的布袍,身軀筆挺,跨過門檻,緩緩走了進來。
  嘩,看到那道身影,整個大殿突然壹片嘩然。
  “九……九公!”
  不知道是誰叫了出來,霎那間,所有的武將壹片沸騰,而眾多的文臣則是壹片愕然,就連大殿上,剛剛準備回首坐下的大師,也是渾身壹震,心中猛然沈了下來。
  大唐九公!
  盛世賢相!
  整個大唐帝國德高望重,最受人推崇的存在。即便已經退位幾十年,隱居於四方館中,在朝野內外,依然擁有巨大的影響和聲望。這壹方面,恐怕就連太師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而“九公”兩個字,就足以代表壹切。
  “父親!”
  王亙站在大殿上,心中壹震,他也沒有料到父親會在這個時候出現。剛想過去,九公壹個眼神,王亙腳下壹滯,立即停了下來。
  “太師,我們好久不見!”
  王九齡拄著壹根拐仗,望著殿上微微壹笑,隨即踏步走了上來。
  “九公!”
  “九公!”
  “九公!”
  ……
  看著這道蒼老的身影,大殿內,所有的文武大臣,不管是文道還是武道,紛紛尊敬的低下頭來,朝著兩側退出,為九公讓出壹條通道。就連太史令顏文彰這樣的存在,也神色壹肅,臉上露出敬仰的神色,恭恭敬敬的行了壹禮,退到壹旁。
  作為大唐盛世的締造者之壹,九公在朝堂中的影響是所有人難以想象的,甚至很多朝中的大臣都是聽著九公的傳說長大的。
  噠!噠!
  九公手上拄著壹根白色的木頭拐杖,緩緩地向著大殿中走來,清脆的聲響在整個太和殿回蕩。
  “九齡見過陛下!”
  走出數丈之後,九公突然停下腳步,微微躬身,朝著大殿上方,珠簾後的那道身影,恭恭敬敬的行了壹禮。
  “妳也來了。”
  壹個聲音從大殿上傳來,聲音依舊高高在上,威嚴浩蕩,但卻如吹皺的池水,透出壹絲溫和的味道。
  聖皇和九公,壹君壹臣,君仁臣恭,相得益彰,共同開創了大唐三十年,前所未有的盛世,傳為大唐的佳話。雖然九公已經辭去相位,退隱幾十載,但是在朝野和聖皇心中顯然還有不凡的分量。
  另壹側,太師心中壹沈,九公和聖皇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說了壹句話,但是其中流露出來的君臣之誼卻看得太師眼皮狂跳。
  “九齡,這次可是為了令孫而來?”
  太師開門見山道,眼神淩厲無比。
  “是,也不是。”
  九公笑了笑,坦然道。
  “大唐的律例,廷議之中,所有相關人員,包括親屬,壹概回避。這壹點九齡不會不知道吧。”
  滿朝文武,能直呼“九齡”這兩個字的,也就只有身為文臣領袖的太師了。二人都是兩朝老臣,而且同樣已過古稀。
  “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
  九公微微壹笑道。
  “但是,王沖是妳的親孫子!”
  太師眼神淩厲,逼視著九公道。
  “呵呵,仲謐還是和當年壹樣,壹點都沒變啊。”
  九公淡然壹笑,如春風拂過,將太師的攻擊化為無形。太師德高望重,就連蔣元讓、顏文彰這樣的老臣、重臣,甚至包括宋王、齊王這種皇室親王,也得在太師面前恭恭敬敬,能夠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叫出太師字的,恐怕除了九公之外,其他也就沒有人了。
  “怛羅斯的事情,雖然是因我那頑劣的孫子而起,不過,所涉及到的,卻是朝廷‘戰’、‘和’的根本,所以,王沖雖然是我的孫子,但卻並不避諱。”
  九公伸開拐仗,繼續往前走。
  朝堂之上,所有人的目光紛紛都望了過來,集中在九公身上。九公走的很慢,但卻很穩,看著身影,每個人心中都有壹種奇異的和諧感,就好像春雨潤物,無聲無息,和整個世界融為壹體。
  大殿上方,太師的臉色早已變得鐵青無比。這不是普通的廷爭,而是涉及到文武之爭的根本,這個時候,他最不希望的見到就是王九齡。
  “剛剛太師的話,九齡也聽到了,這壹次九齡破例離開四方館,踏足朝廷,只想說壹件事情,‘以戰求和則和存,以和求和則和亡’。所以當年,老臣為相的時候,東西突厥汗國寇邊,盡管可以選擇和談,但是老臣還是義無反顧帶領大軍出征突厥大草原,擊潰突厥人。正是因為這壹戰,才取得了之後十幾年的太平,突厥人不敢再輕易寇邊。”
  “大食人和帝國素無來往,如果未戰即求和,未免使對方心生怠慢,低估大唐,以後的戰爭恐怕無窮無盡,所以為了大唐的長治久安,也為了天下的百姓,老臣以為,盡快馳援怛羅斯才是上策。”
  說完最後壹句,九公身板挺直,衣袖微拂,恭恭敬敬的行了壹禮。
  大殿上針落可聞,九公德高望重,名滿天下,是大唐的賢相,盛世的締造者,以他的身份,說出這番話來,是真正的擲地有聲,擁有非凡的分量。因為這不僅僅是他在怛羅斯事件中的觀點,同樣也是為相幾十載,說出來的治理心得,這是誰也無法否認的。
  否定九公,就等於否定大唐的盛世,以及現在的太平。
  壹時間,整個大殿裏死寂無比,每個人臉上都露出了思忖的神色,就連顏文彰和鄭成禮、周太欽等人也是沈默不語,若有所思。
  “太好了。”
  廊柱下,宋王長長的松了口氣。九公居然會離開四方館,在這個時候趕到,就連他都沒有料到。太師是兩朝老臣,地位極重,就連他這個親王在太師面前說話,份量也是不夠。如果不是九公,恐怕怛羅斯的事情就要塵埃落定,真的撤兵了。
  大唐在西域的經營,將要徹底的毀於壹旦。大食、烏斯藏、西突厥三方會盟,之前的辛苦將要毀於壹旦,禍患從此無窮無盡。
  “該死的老東西,壞我好事!”
  此時最氣惱的莫過於齊王了,他咬牙切齒,神色憤恨無比。本來以為這次借助文臣的力量,可以徹底的壓制宋王、王家壹脈,沒想到壹個九公,立即令他功敗垂成。而大殿上的太師詹仲謐,臉色早已難看無比。
  “九齡,別忘了,妳可是文臣壹脈!!”
  詹仲謐終於忍不住提醒道。
  整個大唐,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文武之爭,最後的轉折居然不是來自於武道,而是文道,這是詹仲謐萬萬沒有想到的。
  “呵呵,這麽多年了,當年在老師那裏,仲謐就是如此,怎麽到現在還是不明白,依舊拘泥於文武之見?在九齡的心中,沒有文武之別,只有家國壹體。所有的壹切都以大唐和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為重,怛羅斯的事情,唯有求戰,方能得和,而如果求和,唯有戰亂而已。這也是九齡支持馳援西北的原因!”
  說到最後壹句,九公的聲音擲地有聲,神情也慢慢變得嚴肅起來。
  “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心中無文武之分,壹切以家國為重,這就是九公!
  ——這壹點說來簡單,但卻又有幾個人能做到?
  “嗡!”
  九公的聲音壹落,朝堂內壹片嗡嗡。眾臣面面相覷,議論紛紛。眾人只知道九公和太師同屬文道,但是聽九公的意思,兩人當年居然還是同窗同學,這層關系令眾人愕然不已。
  “陛下,老臣反對!國雖大,好戰必亡!大唐連年戰爭,已經耗費國帑極巨,不宜再起邊釁,和大食開戰了!”
  太師沈聲道。
  “陛下,臣附議老太師!”
  就在這個時候,壹個鏗鏘的聲音響起。蟠龍柱旁,齊王臉色壹冷,突然走了出來,高聲附和。九公在朝堂上說話的分量太重了,齊王擔心現在再不開口,後面就沒有機會了。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有了太師和齊王開口,文臣之中,意誌堅定的反戰派再次開口,但人數卻遠沒有之前那麽多。很顯然,九公在朝中的威望和影響開始發揮作用。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