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見天日
歸壹 by 風禦九秋
2021-3-3 18:59
聽得吳中元言語,萬山紅點頭說道,“平心而論我也有此憂慮,不過五道封印即將消失,如果不借助混元鼎幫助妳麾下的勇士提升靈氣修為,封印消失之後我們根本就不是五道的對手。”
“沒辦法,兩害相衡擇其輕吧。”吳中元端起酒碗回敬萬山紅。
中午二人就不曾吃飯,此番都有些餓了,萬山紅雖是女子,吃相卻並不斯文,將壹只鹵雞就中撕開,遞給吳中元壹半,自執壹半,大口咬嚼。
“妳請了多少人?什麽時候能到?”吳中元隨口問道。
“三四百人,明日上午就能趕過來。”萬山紅說道。
“都是什麽人?可靠嗎?”吳中元又問。
“壹個不大的部落,名叫楚山族,族人都很強壯,”萬山紅說道,“也談不上可靠,總比山賊匪人要規矩些,不過妳這麽大張旗鼓的開挖,風聲肯定捂不住的。”
“捂不住就捂不住,我便不信還有人敢過來明搶。”吳中元去夾鹹菜,這時候鹽巴匱缺,食物做的都很淡。
“起風了,快點兒吃,壹會兒肯定要下雨。”萬山紅說道。
“好,”吳中元點了點頭,“對了,那些飛禽派出去了不曾?”
“派出去了,如果去到有熊就能接到人,明天黎明時分就能回返。”萬山紅說道,雞肉太膩,她便抓了個粟米餅子咬嚼啃食,這時候沒有酵母,也沒有小麥,粟米餅子就跟現代的玉米餅子口感差不多,很硬很柴,在現代都屬於粗糧,但是此時物質匱乏,這種面餅已經算是很好的食物了。
十分鐘,可能還不到,就開始下雨了,二人倉促收拾,帶著食盒兒來到山腰,這裏有處山洞,是黛娘居住的場所,此時黛娘不知所蹤,山洞已經荒廢許久。
山洞裏壹片狼藉,之所以壹片狼藉是因為吳中元此前曾經翻動過,把能拿走的東西都拿走了,包括黛娘穿過的衣服,但有些有失體統的內衣他沒拿走,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情趣內衣,這些東西不能送人,他便沒要。
進得山洞,萬山紅最先看到的就是做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她之前沒見過,免不得好奇端詳,待得想到這些東西的用處,急忙撇棄,咧嘴皺眉,壹臉的嫌棄。
“哎,妳跟我說實話,妳們男人是不是都喜歡這些東西?”萬山紅壞笑發問。
吳中元咧嘴皺眉,壹臉的嫌棄。
萬山紅不確定吳中元嫌棄的是這些東西還是她這個問題,便催促追問,“說嘛,說。”
“不喜歡,我是正經人。”吳中元皺眉搖頭。
“咦~撒謊,天地應和,陰陽相吸,吸引光明的從來都不是光明,而是黑暗。黑暗向往的也並不是黑暗,而是光明。越是正經人,越喜歡不正經的東西。”萬山紅壹副智者的表情和語氣。
“唉,這都什麽歪理邪說?”吳中元無奈嘆氣。
“這是我對正邪陰陽的感悟。”萬山紅說道。
“我給妳的金簡玄文,妳就悟出了這些東西?”吳中元瞅她。
“我還沒來得及參悟呢。”萬山紅笑道。
吳中元不理她了,簡單的將房間裏的雜物收拾壹處,騰出地方以供歇腳。
此時外面已經開始下雨,吳中元很擔心雨下的太大會影響明日的挖掘,還好,雨勢不大,持續時間也不長,三更不過就停了。
雨停不久,大傻就趕了過來,大傻很喜歡這種潮濕的環境,短暫的休息之後吳中元便讓它開始清理場地,大傻身形龐大,就如同推土機壹般,工作效率奇高。
萬山紅估算時間還是很準確的,黎明時分北上接人的飛禽就回來了,載來了老貳和壹幹犰狳,來到之後立刻投入工作,不是打洞進去,而是從上往下挖,將封土盡數移走,直接掀蓋子。
卯時,萬山紅調來的人手也趕到了,這些人事先知道此番過來要做什麽,都帶了挖土的農具和籮筐,幾百人扛擡搬移,進度再度加快。
到得中午時分,偌大的岷山已經被削平,但地宮尚未顯露,還得繼續往下挖。
未時,挖到了那條盜洞,盜洞是東西走向,斜行向下。
吳中元早就知道這裏有盜洞,也不感覺意外,但老貳等人不知道,發現盜洞之後老貳就想派人順著盜洞進去查看裏面的情況,不過這壹建議被吳中元否決了,只要將封土移走,自然能看到下面的情況,眼下沒必要冒險潛入。
這處封藏有混元鼎的地宮與大型陵墓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很可能有著堅固的防禦和兇險的防盜機關,不過所謂兇險,只是對那些尋常的盜墓賊而言,對於壹個帝王來說,想要挖開壹座地宮並不費事,任何的技巧在強大的實力面前都是蒼白而無力的,不管有什麽樣的奇霪巧技,也不管有什麽樣的機關陷井,都不需要正面面對,人多力量大,誰跟妳見招拆招,直接野蠻挖開。
下挖丈許,出現了堅硬的三合土,所謂三合土指的是混雜了帶有粘合作用的白灰米湯等物的特殊封土,其性質有些像現代的水泥,世人往往誇大三合土的堅硬程度,實際上三合土遠遠沒有凝固之後的水泥硬度高,鏟子挖不動,犰狳鋒利的爪子能挖動,直接開挖分割,然後套上繩索讓大傻拖拽。
大傻體形巨大,在腳踏實地的情況下,理論上可以拖動萬噸重物,風卷殘雲,摧枯拉朽,半個時辰不到便將堅硬的三合土封蓋盡數破除。
通過三合土的覆蓋面積能夠大致判斷出地宮的形狀和大小,地宮呈方形,不算小,但也不是很大,長寬在十丈左右。
三合封土的下方是巨大的方形石塊兒,數百塊巨大的青石組成了拱形的穹頂,下方無疑就是封藏混元鼎的地宮。
考慮到穹頂下方會有巨大的空間,倘若拆卸無序,可能導致穹頂的坍塌,吳中元便下去探查感知了壹番,所謂下去不是通過盜洞進入地宮內部,而是站在穹頂上方延出靈氣感知巨石穹頂的厚度。
靈氣是帶有穿透性的,靈氣延出,吳中元心裏有數了,這些巨石的厚度約在三尺左右,巨石的下面也並不是石室,而是厚度未知的鐵板,之所以能夠確定是鐵板,乃是因為鐵器阻隔陰陽,靈氣是穿不透的。
確定巨石下方仍有承托,吳中元便神授大傻移走巨石,根本就不用其他人幫忙,大傻的節肢無比堅硬,據地發力可以直接嵌入青石,能夠輕松的將巨石蹬起並推走。
巨石太過沈重,這項工作只能大傻親力親為,耽擱的時間就稍微長了壹點兒,下午申時,青石盡數移走,露出了下方的鐵板。
鐵板是較為完整的壹塊兒,當年應該是自附近起爐,將鐵器融化之後進行的灌漿固化,灌漿時不是壹次成型,而是熔化壹爐灌下壹爐,故此鐵板上會有細微的縫隙,有縫隙就會泄露氣息,由於縫隙很小,氣息便不是非常強烈,仔細感知,亦是陰戾怨氣。
觀察過後,避開中間區域,自偏西方向選位站定,陰陽長劍出鞘,壹劍豁開,鐵板並不厚,不過壹尺左右。
第壹劍是南北劃開的,缺口長度在壹丈左右,第二劍是貼著缺口的左側東西劃割的,第三劍貼著缺口的右側東西劃割,三劍下去,缺口處的鐵板僅余西側壹面與整體相連。
失去了三面的承托,壹丈見方的鐵板緩慢下垂。
由於地宮此前已經被人打通進入,且盜洞壹直處於開放狀態,裏面便並沒有積蓄太多汙濁穢氣,有的只是強烈的陰戾怨氣。
待鐵板垂下,吳中元看清了下面的情況,下面是地宮的中心區域,封藏東西的地宮和埋葬死人的墳墓還是有所區別的,四面都是石壁,並沒有可供人進出的石門或鐵門。地宮的東南角有處缺口,這也是盜洞的盡頭。
地宮裏也沒有其他物品,只在中間區域擺放著壹個巨大的三足鼎爐,整體呈黑色,高約兩丈,寬約壹丈二,其形狀與後世的鼎爐大致相近,只是形體很是巨大。
在吳中元打量混元鼎的同時,萬山紅就站在他的旁邊,眼見傳說中的混元鼎古拙無奇,萬山紅並沒有感到失望,正所謂大巧若拙,大道至簡,越是神異的事物,外形越是簡單,花裏胡哨的東西反倒可能沒什麽用處。
短暫的觀察之後,吳中元接連出劍,將上面的鐵板揮割劃開,令其受力下垂,將混元鼎暴露了出來。
就在吳中元想要進入地宮對混元鼎進行近距離觀察之際,夕陽落日照到了混元鼎,映到日光,混元鼎突生異像,大放異彩,霞光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