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十二幅畫
超品相師 by 九燈和善
2018-8-31 20:38
在秦宇的面前,廟宇之內掛滿了鵝軟石大的夜明珠,墻壁上刻著壹些鍍金的畫,壹幅幅壁畫在夜明珠的光芒照射下,閃耀著熠熠金光,讓整個廟宇變得金碧輝煌。
而秦宇之所以會驚呆的原因是因為在廟宇的中間供奉著的不是佛家的諸佛菩薩,而是壹個人。
壹座廟宇裏面擺放著不是佛像,這已經是很意外了,而且這供奉的人還給秦宇壹種熟悉的感覺,當秦宇看到這壇上供奉的人的雕像時,第壹時間想到了旱魃。
除了身高,這具雕像和旱魃身上的氣質幾乎是壹模壹樣,雖然旱魃的臉型秦宇沒有能看清,但秦宇心裏可以肯定,這具雕像絕對就是旱魃的生前的相貌,這座廟宇是拿來祭拜他的。
“在廟裏擺著旱魃的雕像,廟門外又有士兵在守候。”秦宇現在是對旱魃的身份越來越好奇了,如果說此前他還有被脅迫的不情願,但到了這個地步,他同樣也很想知道這旱魃的身份。
可惜的是,這廟宇中間雖然供奉著旱魃的雕像,卻沒有任何身份標示,秦宇圍著旱魃的雕像轉了壹個圈後,沒有任何發現後,又朝著墻壁走去了。
在秦宇想來這廟宇的四壁既然畫著壁畫絕對不會是沒有原因的,四塊墻壁總共有十二副壁畫,秦宇從門口左邊開始看起,這第壹幅畫就讓秦宇心神壹震,那是壹個帝皇,穿著龍袍坐在高臺上,下面是文武百官正在跪拜,從這些百官的動作和神態中,秦宇可以看出來,這些百官是在山呼萬歲。
從畫面裏的壹些場景,秦宇看不出來是哪個朝代的,這裏面對於百官的官服也只是很模糊的用烏紗帽表示,代表著這些是文武百官。
第二幅的場景同樣是皇帝帶領著文武百官,不過場景變了,這壹回皇帝和文武百官站在壹起,在舉行某種儀式,秦宇猜測很有可能是在祭天大典。
第三幅壁畫就和前面兩幅截然不同,這是壹副戰場畫,整幅畫無數士兵在沖鋒陷陣,而其中有壹位將軍英勇無比,壹槍壹騎在千軍萬馬中殺進殺出。
不知道為什麽秦宇看到這將軍的背影,莫名的想起旱魃,難道這個將軍就是旱魃的生前?
秦宇又回頭看了眼中間的雕像,和畫上的將軍做了壹下對比,發現兩者果然很像。
第四幅畫是讓秦宇開始看不懂的壹幅畫,這幅畫只有三個人,那位皇帝和將軍還有壹位老道,而秦宇之所以看不懂,是因為這三人的動作。
從畫像上,老道是背對著皇帝和將軍的,手中的浮塵指著天上,而皇帝和將軍跪在地上,兩人的臉上有著憤怒的神情。
在古代,皇帝是九五之尊,幾乎是不可能下跪,除了壹些祭祖和祭天大典,可眼前的情況明顯不是進行大典儀式,到底又是什麽會讓皇帝和將軍會願意下跪?
帶著這疑惑,秦宇又向第五幅畫看去,這壹看,又是楞住了,第五幅畫上,那個將軍跪在地上,但是頭顱卻滾落在了地上,壹個劊子手手上的砍刀還有著血淋淋的鮮血從刀尖上滴落,而皇帝陛下卻是站在高臺之上壹語不發。
“旱魃死了?不可能啊,如果這將軍是旱魃的生前身份,那麽不應該被斬頭的,難道自己先前猜錯了,這旱魃並不是話裏的這位將軍?”
秦宇只得壓著疑惑,繼續朝第六幅畫看過去,可第六幅畫卻立刻解開了第五副給他帶來的疑惑。
第六幅畫上,將軍再次出現了,而且這壹次將軍在操練士兵,除了將軍,那個老道又再次出現了,不過也不知道是不是畫壁畫的畫師是有意的還是怎麽的,這老道永遠是背著的,只能看到他的滿頭白色長發和背影。
第七幅畫還是在訓練兵士,不過這壹回秦宇卻是看出了壹些眉目,這些士兵的盔甲和武器上都貼滿了符箓,散發著森冷的光芒,而且畫面上還有壹個士兵壹槍捅破了壹塊巨石的場面。
“這是在訓練道兵,好大的手筆啊。”秦宇輕聲呢喃了壹句,在諸葛內經中曾經記載過,臥龍先生為了伐魏,曾經想要訓練壹批道兵出來,所謂道兵就是指會玄門道術的士兵。
只是道兵並不是那麽好訓練的,能成為道兵,必須要先有天資,能修煉念力,而且道兵都是四品境界以上,臥龍先生縱然有經天緯地之才,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很難在短時間內訓練出壹批達到四品相師境界的士兵出來。
而就秦宇在畫裏看到的,這支道兵的足足有五百人的規模,五百個相當四品相師境界以上的士兵,這股力量秦宇想想就恐怖,他不知道,這將軍訓練這麽壹支軍隊是想幹什麽,這樣的五百人軍隊,足足可以橫抗百萬普通士兵,當然這是指的在冷兵器的時代。
五百個四品相師的威力,絕對不是壹加壹那麽簡單,如果再配合上壹些陣法,用壹句不過分的話來說,那就是殺神弒佛都有可能。
第八幅畫和第九幅畫都是在訓練道兵,秦宇接著看向第十幅畫,這幅畫有兩個人,壹個太監模樣的人,還有壹個就是皇帝,太監穿上了龍袍吊在了壹棵樹上,而那皇帝則在樹下看著太監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這幅畫的意思是說壹位皇帝讓太監假扮自己在樹上自殺吊死,而皇帝自己卻金蟬脫殼跑了。”
秦宇的腦海中靈光壹閃,歷史上吊死的皇帝只有那壹位,那就是明朝的最後壹位皇帝:崇禎。
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帶領著壹些妃子在梅山自殺吊死,而如果按照這畫中表達的訊息,崇禎皇帝沒有上吊自殺,而是用壹個老太監給自己頂了包,他本人則是逃走了。
秦宇在第十副壁畫前停下了腳步,他開始把前面十幅畫傳遞的訊息都在腦海裏整理起來,畫裏的皇帝是崇禎已經無疑,而那位將軍也就是旱魃的身份秦宇在心裏也有了壹個底,崇禎皇帝因為某種原因讓旱魃幫他訓練道兵,而為了不泄露這個秘密,崇禎皇帝假意處死了旱魃,而秦宇心裏對旱魃的身份會有底,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崇禎處死的將軍,最有名的就是那壹位了,按照壁畫上的訊息,旱魃和崇禎皇帝都是假死,可旱魃假死是為了訓練道兵的秘密不被暴露出去,可崇禎皇帝為什麽要選擇假死?
知道了崇禎皇帝手裏握有五百道兵,秦宇可不認為憑闖王李自成的那些農民兵真的就可以攻破京城,想到這,秦宇心裏有壹個疑惑浮上腦海:擁有五百道兵的崇禎皇帝為何寧願看著江山被別人奪去,甚至自己都要裝死,消失在世人面前,也不願意暴露那五百道兵。
秦宇回憶起史書中關於崇禎皇帝的記載,崇禎皇帝是壹位生活節儉,勤於政事,年輕有為的皇帝,剛壹繼位就鏟除了閹黨魏忠賢,此後又下罪己詔,可以說在明朝的諸位奇葩皇帝中,論做皇帝的合格度,崇禎皇帝絕對可以排得上前五。
很多歷史學家研究民朝滅亡的原因,有壹個原因是眾人公認的,那就是崇禎皇帝的運氣實在是太背了,從他繼位以來,民間是天災不斷。
《漢南續郡誌》記中記載:“崇禎元年,全陜天赤如血。五年大饑,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饑,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壹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連續十四年旱災讓得百姓民不聊生,這才紛紛起義,而旱災過後又是壹場瘟疫,死人棄孩,盈河塞路,到處都是死人,可以說明朝的滅亡有壹半的原因是這些自然災難引起的。
“等等!”秦宇突然打斷了自己的思緒,自語道:“旱災,旱魃,這兩者之間是不是有某種聯系?”
“旱魃壹出,赤地千裏,而偏偏這麽巧,崇禎皇帝在位期間就又連續十四年大旱。”
這讓他不得不懷疑兩者之間是否是有什麽關系,秦宇的眼瞳突然急驟收縮:“要是真有聯系的話,那崇禎皇帝的圖謀……”
秦宇信奉壹句話,有野心的人會舍棄全部的身家那是為了博得壹個更大的身家,作為皇帝,尤其是崇禎這樣勤政的皇帝,要說沒有野心是不可能的,那麽崇禎制造了壹場大旱,不顧百姓黎民的生死,還願意把祖宗的江山基業給丟掉,那麽他圖謀的東西在他自己的眼裏肯定是要比江山更重要。
在皇帝眼中,比江山更重要的是什麽,秦宇在第十壹幅畫中找到了答案,其實,想到這裏,秦宇心裏已經有了壹個大概的猜測了。
秦始皇功震六合,千古壹帝,收天下之兵,鑄以金人十二,可最後還是不甘心,他求的是什麽,長生,而崇禎皇帝也和秦始皇壹樣,走上了求長生之路。
第十壹幅畫中出現了青色石門,秦宇已經是第三次見到這青色石門了,山神的記憶中,陰間的畫面,再加上現在的這第十壹幅畫裏。
青色的石門打開,老道再次出現,背對著崇禎皇帝,站在石門前,而崇禎皇帝則帶著五百道兵浩浩蕩蕩的走進了青色石門中,從畫中的表情可以看出,崇禎皇帝的臉上帶著激動和決然的神色,顯然,為了求得長生,他已經沒有退路了,國都亡了,只剩下這五百道兵了,必須要謀得長生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