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四代重奸

歷史軍事

張順重生了,天可憐見的重生在明末,既不能上網打遊戲,又不能宅在家裏追番劇,這悲慘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章 皇太極的來信

大家請我當皇帝 by 四代重奸

2024-1-26 22:47

  張慎言、呂維祺和宋獻策三人動作很快,三人稍作商議便草擬出壹份名單來。
  草擬名單看似復雜,其實倒也簡單。
  反正壹切人員都是試用罷了,關鍵州縣還得任命武人兼職。
  比如兼職主管陜州及下轄閿鄉、靈寶二縣的知州便是張順的義兄陳長梃;兼職盧氏知縣的是曹文詔;兼職汝州知州的是李信;兼職孟津知縣的是高壹功;兼職登封知縣的是李際遇,兼職汜水知縣的是曹變蛟。
  雖然軍政壹把抓非長久之計,奈何如今正是用兵之時,若是文武相互配合不好,反倒容易為官兵所趁。
  而其余諸縣位置則被幾個大戶出身和頗有聲望的士子占據了。
  至於其余士子,除了占據幾個稍微偏僻壹些的縣以外。他們雖然起點稍微低了點,只要做得好,倒也不是沒有被提拔的機會。
  呂維祺的兒子呂兆麟被他安排到嵩縣這種義軍根基的地方任了知縣,董氏嫡子董篤行則被派遣到靈寶任知縣。
  而洛陽知縣則落到老山長左冷禪弟子傅景星手中,其亦有壹個族弟亦被推薦為永寧知縣,等等不壹而足。
  等到三人以知縣為核心,附上典史、縣丞等佐貳官,草擬完畢以後,便聯袂前來拜見張順。
  當他們進去的時候,張順正和壹個年輕的後生在那裏說話。
  見眾人到了,張順便端起茶水喝了壹口,輕笑道:“這樣吧,我壹會兒仔細琢磨琢磨,再做回復不遲。”
  那人見張順已經“端茶送客”,便站了起來,施了壹禮道:“我只是個傳話人,究竟如何,還請舜王決斷便是。”
  言畢,那人便有些腳步輕浮的準備去了。
  那呂維祺不由大吃壹驚,不由壹把拉住他道:“清之,妳如何在此?”
  原來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王鐸的孫子,呂兆麟的侄子王清之。
  “啊?原來是呂爺爺,我正要往妳家去看妳呢,沒想到在這裏遇到了妳!”王清之嬉皮笑臉道。
  呂維祺原本想問問他來此何事,轉念壹想反正左右壹會兒便知曉了,何必多此壹舉?
  他便應道:“妳且去我那新宅去吧!”
  呂維祺原來的老宅在新安,後來他在洛陽購置了房產,謂之新宅。
  “好說,好說!”王清之應了壹句,轉身便離去了。
  張順見他們過來了,不由把手中的幾張紙遞了過去,笑道:“妳們來的正好,且看看吧!”
  三人接過來圍在壹起打開壹看,只見上面畫著壹堆鬼畫符似的符號,不由有幾分懵了。
  好在張慎言籍貫山西,看起來有幾分眼熟,不由猜度道:“看樣子這是蒙文,莫非是哪個韃子寫來的書信?”
  “哦,妳們翻到下面有漢文版本。”張順聞言不由笑道,“張公倒是猜對了壹半,韃子倒是個韃子,只是此韃子非彼韃子。”
  “此乃女真文也,諸位不曾識得……”
  張順話音未落,呂維祺不由反駁道:“女真文臣亦有涉獵,明顯與此文不同,想必是有人假稱!”
  原來由於明朝內地文教興盛,女真文亦壹直有人研習。反倒是遼東女真舊部慢慢遺忘了參照契丹文和漢字制成的女真文。
  等到努爾哈赤起兵的時候,族內已經無人懂得女真文,只得借鑒回鶻式蒙古文,重新創造女真文。
  由於此時皇太極尚未改族名諸申,也就是女真為滿洲,時人亦稱其族為女真,其文為女真文。
  經過張順壹番解釋,三人這才明白原來來信竟然是遼東金國汗洪太的來信。
  他們連忙翻過了“女真文”,往後面壹看,卻見上面寫到:天命金國汗致書義軍三十六營盟主舜王。雖我為金,爾為漢,我在遼東,爾在中原,皆大明國之敵也。
  我欲和好,同享太平,奈何大明國不允也。幸聞爾亦如是,願兩家攜手並進,共禦強敵。
  夫天下者,非壹人之天下,乃人人之天下也。天賜之,人受之。今天賜我遼東,賜爾中原,不意天意乎?非獨天照大明國哉?
  三人看了半晌,洋洋灑灑數千言,不外乎強調金國與義軍都是大明的仇敵,理應結盟殺敵。
  將來滅了大明國,雙方平分天下雲雲。
  呂維祺不由大喜道:“舜王,此真乃天意也。遼東千裏迢迢,竟然亦聞舜王威名。”
  “昔日唐高祖借突厥之力,成大唐之業。主公亦可借助金國之力,以取天下!”
  時人雖有華夷之辯,終究不似後世,民族主義盛行,對此到不以為意。
  “不知張公如何看待此事?”張順又問道。
  “終究是件好事兒,不過須謹防金國狼子野心,以免五代十國遼國之故事。”張慎言想了想,雖然心裏有幾分抵觸,但是從利益來看,對義軍頗為有利。
  “宋先生亦認為如此也?”張順又看向宋獻策道。
  宋獻策掐指算了半天,這才低聲應道:“舜王土也,金國金也,土生金,謹防為他人做嫁衣裳!”
  張順頓時哭笑不得,若是歷史上妳真算出這般結果,還怕那李自成忽略了東北滿清的威脅?
  張順搖了搖頭,笑道:“金國雖為蠻夷,必為中國患。中原之地,北方威脅不外乎北方遊牧,東北漁獵。”
  “遊牧之族,習俗不與我同。故而我不能居其地,移其俗。其入我中原亦如是。”
  “漁獵之族,且耕且牧,最耐苦戰。是以先有烏桓鮮卑為患,後有高句麗、遼金為患,皆非旦夕可滅也。”
  “如今大明數用兵,與戰皆敗,足見其兵強馬壯,不可不慎也。”
  “不知舜王欲如何應對?”三人聞言壹楞,雖然有些不太認同,終究非當前要務,便不再深究。
  “我說妳寫。”張順微微壹笑,對宋獻策說道,“三十六營盟主,致書金國汗。汝之瓜分大明國之策甚合吾心,只是不知朱由檢小兒的後宮如何劃分?”
  “我意皇後歸我,其余三宮六院二壹添作五,咱倆壹人壹半。對了,我聽說虎敦兔的婆娘全讓妳收了,妳還需要分給我幾個,不要老的!”
  “待我坐了天下,定然封妳為女真汗,為我世守遼東,如雲南沐王府例。妳多給我進貢貂皮野豬皮人參等,我賜妳大米白面饅頭,讓妳頓頓吃的肚子滾圓,欽此!”
  張慎言、呂維祺、宋獻策聞言不由面面相覷。咱家舜王這說的都是什麽玩意兒?
  宋獻策不由建議道:“老道不過市井出身,須識得幾個字,不如張公、呂公學識精深,舜王何不命此二人為妳潤色壹番,再字跡工整的回復回去?”
  “不可,不可!正是因為如此,才需我說妳寫,方哄得那金國汗洪太小覷我等!”張順笑瞇瞇的應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