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第三代能量之源
格蘭自然科學院 by 壹行白鷺上青天
2023-1-16 17:43
第二天壹大早。
雷洛來到了愛德華的實驗室。
“說吧,昨天白藍在的時候,妳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樣子想要說什麽,我可不相信妳是在為兩三百年後聚變級輻射武器的事保密。”
雷洛知道愛德華謹小慎微,尤其是在格蘭自然科學院待久了以後,不論是對於實驗的態度還是對於工作的態度,都不容有絲毫差錯,因此已經猜到他很可能是有什麽重要的事匯報。
果然。
愛德華見到只有雷洛壹人後,頓時流露出壹抹欣喜之色。
也不說話,他帶著雷洛,直奔另壹個房間。
門口的守衛雕像,是壹個拿著巨叉的白犀牛,栩栩如生,肌膚表層層層疊疊魔導禁制光華流動。
它的雙眼微微壹亮後,便暗淡了下去,確認了兩人身份。
實驗室大門緩緩打開。
見到愛德華直奔這個秘密房間,雷洛也似乎想到了什麽,雙眸流露出壹抹驚喜。
“第三代能量之源設計,成功了?”
第壹代能量之源,由安卡列夫設計。
其基礎原理也很簡單,乃是從大量的能量晶石中,提取穩定的能量供給。
第壹代能量之源設計雖然很原始,但卻是學者跨向文明的壹大步,也是後來高塔研究所能力、要塞結界禁制動力、天空堡壘的基礎動力。
若沒有第壹代動力之源,可以這麽說,學者仍然只是在農耕神殿文明的基礎上,由極少部分貴族相互炫耀的奢侈愛好,很難形成學院制度下的職業。
第二代能量之源,則是由雷洛曾經的太陽能源實驗室設計。
這壹代的能量之源,乃是通過輻射京華短暫連鎖反應產生的龐大能量,進行汲取,再以漫長而平穩的能量輸出。
相較於第壹代能量之源將能量晶石作為原材料動力,幾乎與燃燒金幣無異,第二代能量之源的輻射京華材料在提煉工廠漸漸技術成熟後,無疑更加廉價。
最重要的是,第二代能量之源的廉價普遍化,大大推動了輻射廢土災變前,法則武器軍備競賽時期大大小小科學院如同雨後春筍般的普及,以及公國之地人類文明從農業走向工業時代,各種工廠圍繞各大實驗室設計的產品開始規模化生產,代替了原本的小規模手工作坊。
至於第三代能量之源、第四代能量之源,則壹直處於理論當中。
已知格蘭自然科學院設計的第四代能量之源動力,乃是以聚變級輻射武器為基礎,那麽第三代能量之源動力,毫無疑問,則是裂變級輻射武器為動力基礎了。
裂變級輻射武器短暫瞬間所所釋放的能量,毫無疑問,乃是數萬倍、數十萬倍級在連鎖反輻射武器能量之上的。
如何將短暫瞬間釋放的如此龐大能量進行約束,劃分為平穩而漫長的能量供應,壹直是個巨大難題。
即使格蘭自然科學院匯聚了輻射廢土之地最優秀的人才進行各種研究,並提供了最充足的資源,前後數十年來,兩代學院先後組建的學者團隊,也仍然還有幾個關鍵技術沒能解決。
其中最關鍵的壹個技術難題就是,如何承受這種壹瞬間恐怖能量的釋放?
如果不能承受這種能量,將其約束囚禁,自然也就談不上汲取、轉化、平穩輸出了。
就學者們現階段所掌握的煉金工藝,即使是想象所能達到的極限,也不過是之前運往弗拉迪克戰爭學院的訂制級二代能量之源而已。
什麽樣的金屬能夠承受得起裂變級輻射武器的內部爆炸?
嗡!
實驗室角落,傳送祭壇壹閃,兩人消失無蹤。
下壹刻。
兩人便出現在了蘿拉的秘密花園實驗室。
“院長,妳看!”
在愛德華神色激動的指引下,站在最頂層通道指揮臺,雷洛俯瞰向了這個十數萬平方米的超級實驗室中央,那個巨無霸般的實驗裝置。
實驗室內。
圍繞這個巨型裝置,數百平穿著白色隔離服的工程學者,進行著緊張忙碌。
這是壹座高度三十米,直徑近百米的金屬圓柱體裝置。
通過特質玻璃觀察點,雷洛隱隱能夠看到,在這個巨大實驗裝置內部,此刻正有壹道亮度驚人的圓環,即使有層層結界隔絕,圓環仍然釋放出驚人的光亮,卻被內部的壓力牢牢束縛鎖死。
就仿佛壹道首尾相接,自我循環的電弧!
“終究還是引力塌縮磁場束縛學說成功了。”
隨著雷洛的喃喃自語,滋啦壹聲,他身邊的金屬護欄上電光湧起,漸漸匯聚成了壹位老者形象。
“哈哈,院長大人!”
“安卡列夫大師!”
安卡列夫竟能夠以雷電之身完成具象化,出現在雷洛的面前。
以強大引力塌縮磁場束縛輻射武器短瞬間爆發的能量,將之牢牢約束在狹小空間範圍內,正是由雷洛提出的設計,由此代統能量之源傳統的煉金設計,通過厚重的高強度金屬強行約束內部爆炸能量。
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至少以學術界目前的前景來看。
想要找到能夠承受裂變級輻射武器內部爆炸的材料,除了黑暗之源外,基本不會存在。
而黑暗之源的價值,乃是按照克為單位計算,甚至要比秘銀還要珍貴。
以它作為熔爐材料更不可能!
如此壹來,雷洛的引力磁場學說,則成為了第三代能量之源實驗設計的主流論點,在歷經多年試驗後,終於成功了!
而在第三代能量之源龐大能量加持下,曾經被牢牢鎖死在能量之源上的安卡列夫,此刻竟然能夠以電離子的方式,長時間脫離能量之源束縛,這實在是壹件雙喜臨門的好事。
“真的,成功了!?”
雷洛似乎仍然有些不敢相信的樣子。
在愛德華、安卡列夫看來倒是有些理解,畢竟第三代能量之源試驗成功將意味著壹件事,那就是學者文明將從現在宛如散沙般的零零落落微型風眼群,轉變為類似於曾經公國之地的大型風眼群落。
土地生存資源的擴張,無疑會讓即將建立的學者文明,更上壹個臺階!
但與兩者所想不同……
雷洛之所以有些不敢相信,壹直在觀察、思考、實驗、想象,作為宇宙的中心,太陽的究竟是壹種怎樣的狀態?
既然能夠從太陽光中提取到輻射京華,根據守恒規則,毫無疑問的是,太陽必然是在以輻射聚變,或者想象中更高級的輻射湮滅作為能量之源,向無盡宇宙空間釋放著光與熱,形成了那顆數百萬倍、數千萬倍於星幕世界的巨大能量之源。
但它又是如何束縛這種恐怖的能量,將之形成了壹顆巨球形態,而不是在爆炸沖擊中向外擴散,漫無規律、無邊際擴散呢?
雷洛所能想象到的,只有引力的約束了。
總不可能是壹個巨大的透明盒子,把它牢牢約束鎖死,形成的巨大圓球吧?
正是基於這樣的理論,雷洛提供了自己的思路,有安卡列夫和愛德華負責,第三代能量之源的實驗開始了。
沒想到的是,試驗成功了!!
這不是意味著壹件事……
那就是太陽自身,同樣是壹個巨大的引力源,如此才能將自身爆發的物理能量牢牢鎖死在周圍?
而且!
就像月亮圍繞星幕世界運轉壹樣,星幕世界圍繞太陽運轉,也同樣是因為這道無與倫比的引力?
正是因為堅持《日心說》真理,雷洛才獲得了如今的成就。
那麽毫無疑問,每壹個對於《日心說》觀點的深入解讀,都無疑會讓雷洛獲得更高的成就,譬如此次試驗,太陽在雷洛的眼中,已經不再是壹個空洞的概念,不再是壹個神話的宇宙原點,不再是壹個真理科學無法解釋的未知都歸為太陽的真理終結。
它,同樣是真理的壹部分,遵循著物理法則,受到法則的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