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江湖壹夜情
三國壹點兒也不靠譜 by 霧滿攔江
2018-10-2 18:56
【1.太史慈錯失劉備】
史書上記載說,讓梨的孔融,以北海國相的身份,向平級的平原國相劉備求救,讓劉備欣喜若狂,對使者太史慈說:“孔文舉也聽說過,天下有我這麽壹個劉備嗎?”
太史慈極度郁悶的看著劉備,說:“孔融聽沒聽說過妳,我不知道,反正我沒有聽說過妳。”
這個太史慈,也是三國時代有名的戰將,而且這段時間他也正四處找老板,想找到能夠把他的特長發揮出來的明眼人。可不解何故,劉備與太史慈相遇,兩人居然都沒發現,對方正是自己苦苦尋覓的人,這導致他們兩人,彼此失去了對方。
為什麽他們會失去對方呢?不太清楚。《三國演義》為了避開這個麻煩問題,幹脆沒讓這倆人見面。可他們在歷史上確實是見了面,而且這時候的劉備,除了他自己稀哩糊塗之外,已經有了不錯的口碑了。徐州廣陵郡太守陳登,就評價劉備說:“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
太史慈卻沒看出劉備的王霸之姿,想來應該是劉備往援孔融,表現得不夠給力。要知道,這時候的關羽和張飛還不能獨當壹面,哥仨中最能打的是劉備,可劉備的身手,比太史慈,差得不是壹星半點。想想當時的場景,武藝高強的太史慈,橫戟馬上,看著張牙舞爪的劉備,帶著本《左轉》的關羽,持畫筆的張飛,向著黃巾軍沖過去,太史慈肯定是連連搖頭,心說:“那誰,那個劉備快別鬧了,妳媽媽叫妳回家吃飯……”
再查《三國誌》中的劉備傳記,竟然沒有他往援孔北海的這段記載。這說明了什麽呢?
說明劉備當時的表現,連他自己都看不下去,就偷偷的把這段經歷刪除了。如果他當時表現得足夠好,不可能不昭告天下。
雖然表現不夠給力,但劉備的老板,還是表示滿意的。
劉備的老板,就是公孫瓚了。公孫瓚派了劉備,帶關羽、張飛,往援徐州陶謙。
陶謙在歷史上被描繪得壹塌糊塗,說他胸無大誌,重用親信小人,還幹盡了無數的壞事。但據史家考證,陶謙之所以被抹黑,是因為他不該得罪了壹個人。
曹操!
當曹操將陶謙視為敵人的時候,他已經完成了人生的跳躍,從壹介只統3000兵馬的遊擊隊長,晉升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蓋世梟雄。
曹操的人生跳躍,就完成於劉備升任平原國相的時候。比較老哥倆的人生歷程,劉備這邊遠未起步,正處於苦心經營無形資產的郁悶階段,而曹操,卻借勢借力,轉瞬間完成了全部的人生課題。
劉備的人生進程有點慢,這是正常的。曹操的人生進程卻有點快,這也是正常的。
【2.劉備輸在起跑線上】
單以成功的速度而論,曹操在三國時代名列第三,僅次於遼東的公孫度和荊州的劉表。
這個速度,以當事人最初的人生為起點,以其王霸事業為終點,終點減去起點再除以奮鬥的時間,就是速度了。當然,誰的成功速度也無法跟大將軍何進相比,這廝中午還在屠房殺豬,下午就洗腳上田,管理國家大事了。
大將軍何進的事業,不是自己奮鬥來的,全是靠了裙帶關系。成功的成本太低,因而不論是社會資源還是智力資源,都不足以支撐,所以很快就崩塌了,還連累到東漢帝國史上除名。
單以個人奮鬥者計,成功速度最快的是遼東公孫度,這廝早晨還是個小吏,朝廷公文壹到,立即就成為遼東太守了。排第二的是荊州劉表,劉表也和公孫度壹樣,都是利用了董卓心眼不夠用,讓自己的人生進入事業的快車道。可是因為荊州情況比遼東復雜,讓劉表費了壹番手腳,所以落在了公孫度的後面。
快速成功榜的第三名,為眾家英雄必爭之地,最終是讓曹操搶了先機,迅速的完成了自己人生事業的飛躍。
曹操未能搶到頭壹把交椅,是因為年齡的緣故,而非智力的因素。
在年齡上,曹操是董卓、公孫度及劉表這些前輩的下壹代,上壹代人老謀深算,資源累積得足夠,易於抓住機會。而曹操雖然被老家夥們比下去,但在他自己這壹代人中,卻是最優秀的。
曹操之所以迅速成功,得益於三個因素:年齡、智力優勢及父輩留下來的資產。
頭壹個是年齡,曹操的年齡優勢就在於,他比劉備大了6歲,這6歲之差,註定了劉備劉玄德的苦逼命運,也成就了曹操的輝煌事業。
假如劉備早年幾年,智力更成熟壹些,世道更亂壹些,那麽劉玄德就無須花費如此大的力氣。但關鍵時候差了這6年,世道正亂,機會大把,但劉備偏偏心智尚不成熟,影響力與知名度大打折扣,結果被曹操搶了先,撈得盆滿缽滿,想來夜深人靜之際,劉備琢磨起這事來,鐵是非常的郁悶。
郁悶也沒得法子,曹操不唯是年齡恰好補上了這段空缺,最要命的是,曹操的智力過人。他應該是精心研究過人生成功的秘訣,他發現了這樣壹個秘密:人生成功,實際上與妳的努力並無直接關系,只與妳所處的位置有關系。
比如說大將軍何進,在家鄉就只能殺豬,可到了朝廷,就煞介其事的治理起國家來。再比如說董卓,在邊關他最多只是個苦逼的俠客,累死累活流血賣命,也未必能混出名堂。可此人甫入京師,就無人可制,頓時成為了國家重要領導人。
同樣的智慧,就看妳在哪裏擺弄。在殺豬房裏擺弄,妳最多不過是個殺豬仔;在邊關擺弄,最多不過是個任性的俠客;可如果拿到朝廷中來,那妳就是人民愛戴的國家領導了。
曹操的這個智慧結晶,史上稱之為“挾天子以令諸侯”。
挾天子以令諸侯,說來簡單,但當時的人們少有這個認識,曹操的智慧快人壹步,這就決定了他成功的必然。
此外,曹操能夠迅速獲得成功,與他父親替他打下的家底有關。
曹操的父親曹嵩,勇敢的趴在太監曹騰的腳下叫親爹,這使曹操從壹名不明真相的群眾,迅速的成為了太監黨的紅人,甚至能夠與袁紹平起平坐。如果是沒有這個家底,象劉備那樣從零到無,這個奮鬥可就艱辛了。
說起人生奮鬥這事,最難最難的莫過於第壹桶金,莫過於從無到有,從零到壹。劉備慘就慘在沒人替他解決這個問題,而曹操壹生下來時,問題就已經解決了。所以單純比較曹操和劉備,那麽劉備就是輸在了起跑線上,沒得法子。
年齡優勢、智力優勢,再加上起跑線上領先壹步,於曹操而言,他的人生使命,就是如何迅速的完成那從量變到質變的壹躍。
【3.關羽搶劫孫堅】
如前所述,和劉備劉玄德比,曹操是贏在了起跑線上。但與老壹輩們相比,曹操卻仍然不過是個小玩弄。至少,直到天下英雄大討董的時候,曹操因為所帶兵馬數量太少,最多不過是個遊擊隊長。
而在當時,和曹操壹塊玩大的袁紹,卻已經是天下盟主了。
袁紹出任討董大盟主,那是因為董卓入京而後,只有袁紹不畏懼董卓的勢力,敢於當面抗爭,雖然沒爭出什麽名堂來,但眾士諾諾,唯他壹個人愕愕,名頭還是打出來了。當然代價也是極慘,袁氏世代公卿,就因為他袁紹開罪董卓,被暴脾氣的老董,毫不客氣的殺了個精光。
而後袁紹、曹操各自逃亡,袁氏門下勢大,逃出京城就安全了。曹操就有點悲摧,壹逃出京,就被縣級捕快逮住了,只不過當地的縣令知道天下大變,認為象曹操這樣的流竄犯,與其押赴京城斬首,莫不如讓他鬧騰鬧騰,說不定會鬧騰出個什麽局面來。
於是曹操逃回家鄉,賣房子賣地,能賣的全都賣掉,然後豎旗招兵,招到了五千人馬。
接到大盟主袁紹討董卓的飛羽令,曹操立即急如星火的趕到,想鬧軋猛攪混水撈壹票。但不幸的是,在討董卓這場歷史大匯演中,無論是曹操還是袁紹,都沒有撈到什麽,空忙壹場。
是怎麽個空忙法呢?當時情形是這樣,大盟主袁紹率盟軍出關,董卓則是派了手都督華雄,前來迎戰。袁紹曰:“哪個敢去戰?”就見他背後轉出驍將俞涉,曰:“小將願往。”袁紹大喜,曰:“妳取華雄首級,直如探囊取物耳……”言訖,早有快馬飛報:“報,俞涉將軍與華雄戰不三合,被那華雄喀嚓壹刀,砍下了腦袋!”
“這麽快就被砍了?”眾人大駭。這時候太守韓馥曰:“吾有上將潘鳳,武藝高強,取那華雄之首級,直如探囊取物耳。”遂命大將潘鳳出戰,只見潘鳳威風凜凜,手持壹柄劈山巨斧,徑出迎戰華雄。不時間快馬奔來奏報:“報,潘鳳將軍與華雄戰不多時,被華雄喀嚓,也給腦袋切下去了。”
“什麽?潘鳳的腦殼也被切掉了?”當時袁紹就有些傻眼,環顧左右,嘟囔道:“早知道這個華雄,這麽能打,我就不應該當這個狗屁盟主……”正嘟囔之際,階下壹人越眾而出,大呼曰:“某家願往,斬華雄之頭,獻於帳下。”
眾人定睛看那人,紛紛搖頭道:“要不要這樣開玩笑啊?這可是兩軍搏殺的戰場啊,說這種大話,會把人家牙齒笑脫掉的。”
那人急了,道:“如不勝,請斬某頭。”
大家道:“有沒有搞錯?妳如果不勝,腦殼鐵定已經被華雄切掉了,哪還輪得到我們斬啊?這真是脫褲子放屁,凈說風涼話。”
眾人嘀咕之中,曹操端了杯熱酒過來,說:“請飲了這杯酒上馬。”對方曰:“酒且斟下,某去便來,不過是去趟洗手間的功夫……”出帳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但見他手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
後人有詩贊之曰:“威鎮乾坤第壹功,轅門畫鼓響冬冬。孫堅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
這就是江東英雄孫堅!
說起孫堅來……不對呀,相信看到這裏,許多人都會驚呼起來:“不對呀,《三國演義》裏明明寫的是關公溫酒斬華雄,這裏怎麽成了孫堅了?”
說過了,雖然公眾內心萬難接受,但歷史上的華雄真的是被孫堅所斬,而不是關羽關雲長。不唯關公沒斬過華雄,膾炙人口的虎牢關三英戰呂布,也是子虛烏有。
當袁紹率天下群雄與董卓對峙之時,劉備正在壹個偏遠的安喜小縣城裏,把督郵捆起來,往死裏打,他壹邊打還壹邊罵:“怪妳,都怪妳,都怪妳把老子弄成這麽小壹個官,妳讓老子如何有臉出去見人?妳叫老子怎麽去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妳讓關羽如何去溫酒斬華雄?妳剝奪了老子在歷史舞臺上成名風光的機會,妳要對歷史負責,老子打死妳!打死妳……”
相信當時那可憐的督郵,壹定是被打得嚎淘大哭:“拜托大哥,妳去不了虎牢關,不能三英戰呂布,不能溫酒斬華雄,可這事怪不得我啊,怪妳自己起點太低,幹嗎要把我打成這個樣子……”
由於劉備年齡不夠給力,起步太晚,這導致了他的個人業績難以書寫。幸虧小說家羅貫中眼珠壹轉,計上心來。心說要不我就替劉備弄個假簡歷吧,我瞧瞧歷史哪個人比較好欺負,幹脆把他的業績挪劉備這夥人身上算了……
羅貫中此心壹動,引發了歷史上空前的搶劫事件。遭到暴力搶劫的,就是江東孫氏壹家。計算江東孫氏被搶事件,可謂損失慘重:
孫堅溫酒斬華雄,被關羽搶去了。
孫權草船借箭,被諸葛亮搶去了。
孫權馬躍澶溪,被劉備搶去了。
遭到搶劫的還有魏國大將文聘,他的空城計,也被諸葛孔明偷走了。
總之,為這打造劉備這個悲摧的戰鬥團隊,羅貫中是下了狠心了,卯住了江東孫氏搶個不停,最終成就了《三國演義》中劉備團隊的非凡業績。
說過了,劉備團隊白手起家,硬生生的從十支強勢的軍事武裝集團之中,奪得了蜀川地盤,這成就已足以讓人咋舌了。劉備團隊不需要搶,可後人非要錦上添花,幫他亂搶壹氣,妳又有什麽辦法?
【4.跟著領導才有的混】
天下英雄大討董,都跟董卓過不去。但是遼東公孫度、荊州劉表卻不肯加入戰局。相反,他們站在天下英雄的對立方,主動向董卓表態效忠,結果壹個霸占了遼東,壹個霸占了荊州。
公孫度和劉表的成功人生,告訴我們這樣壹個道理:跟著領導混,保妳撈個盆滿缽滿。跟領導擰勁的人,鐵定沒妳的好果子吃。
總結出這條人生成功經驗的人,叫劉焉。
劉焉,他在三國時代的地位很重要,重要到了沒法子說起的程度。
既然重要,何以會沒法子說起呢?這是因為,劉焉是劉備的上壹代人,其人生奮鬥歷程,恰是壹幅微縮版的劉備,是劉備取西川的提前預演。壹旦把他的故事說出來,人們就會發現,劉備其實是拿了他的臺本,在歷史上的舞臺上出演。這樣壹來,劉備的光輝形象就會黯淡下來,至少,智慧含量的銳減,都會削弱劉備的英雄形象。
削弱也得說,不說可不成。這個劉焉,和劉備劉玄德壹樣,也是漢室宗親。他的祖上是漢魯恭王,所以見到人時,劉焉就會說:“焉乃魯恭王之後也……”劉備長大後就學了他說話:“某乃中山靖王之後也……諸如此類。”
發現天下將亂,劉焉就琢磨著撈塊地盤,關起門來做皇帝。可是找什麽地方呢?史書上說,劉焉相中的是交阯,也就是越南。但他最終沒有行動,可能是路費不足吧?畢竟中途太過於遙遠。
獨霸越南的人生計劃無疾而終,劉焉感覺很失敗,忍不住長嘆曰:“天下之大,難道就沒有塊地方,能夠讓我劉焉稱王稱霸嗎?”
正在郁悶之際,有個精通讖諱學說的董扶來了,偷偷告訴他:“老劉,吾夜觀天象,見益州方位,有天子之氣出現,建議妳馬上趕過去,我也和妳壹起走,等妳當了皇帝,我也混個國師把戲的。”
劉焉聞之大喜,就給當時的漢靈帝上書,要求去治理西川。漢靈帝只認錢不認人,將西川的官位公開拍賣,劉焉舉牌買下,然後就帶著追隨者出發了。
到達西川之後,劉焉就興沖沖的行動起來,主要是做兩件事:
頭壹樁,是彈壓叛亂,恢復秩序。
第二樁,是唆使叛亂,制造混亂。
這兩樁活計,聽起來有點矛盾,其實是同壹樁事,是世界上所有政客必然奉行的行為邏輯。
做壹名政客,最害怕的就是波瀾不驚,最喜歡的就是混亂。沒有混亂,難以顯示出政客的價值和作用。但亂也得亂出個名堂來,不能瞎亂,要亂了敵人,而不能亂到自己這邊來。
劉焉先行將那些妨礙他的武裝勢力擺平,再唆使五鬥米道的張魯鬧事,然後就和朝廷攤牌了。攤牌的方式,是劉焉命人制造了皇帝規格的車輛用具,這就準備登基了。
正當劉焉準備偷偷登基的時候,卻被正在治理荊州的劉表發現了。當時劉表怒不可竭,仰天長嘯,曰:“有沒有搞錯?妳個劉焉真是太不要臉了,人家這邊還沒開始呢,妳那就準備登基了,要不要這樣欺負人啊?”
憤怒的劉表,向朝廷舉報了劉焉。
這時候,東漢帝國的國家政務,已經由董卓和漢獻帝負責了。於是董卓來找漢獻帝,說:“陛下,吃了沒?跟妳說件小事,朝廷剛剛接到封舉報信,是荊州劉表,舉報益州劉焉要謀反,陛下,這個事咋個處理呢?”
漢獻帝問:“那個劉焉,他為啥子要謀反呢?”
董卓道:“陛下妳看妳這話問得沒水平啊。妳應該問,劉焉他為什麽不謀反,嗯,為什麽不呢?”
漢獻帝:“那這個事,咋個辦呢?”
董卓道:“陛下,我已經打聽過了,劉焉壹共有四個兒子,老大劉誕,老二劉範,老三劉瑁,老四劉璋,順序有可能沒說對,但總歸是四個兒子沒錯。”
“現在的情形是,劉焉的大兒子劉誕,二兒子劉範,還有四兒子劉璋,都在朝廷做官,只有老三劉瑁,跟在劉焉身邊。陛下妳看看,嗯,是不是把這三個倒黴孩子,全部殺掉呢?”
【5.西川皇後出世】
劉焉想在西川稱帝,卻撇下三個兒子在洛陽不管,這讓朝廷操碎了心。殺了劉焉的三個兒子?不成不成,殺了人質,就等於和劉焉撕破了臉皮,那廝鐵定橫下壹條心,立即在西川登基稱帝的。而且他稱帝還理直氣壯,因為妳朝廷對不起他。
那就不殺他們?不成不成,劉焉敢在西川關門稱帝,就是欺負朝廷沒有底氣,不敢拿他怎麽樣。妳不殺他的兒子,他更覺得自己占理了,更要登基不可。
橫豎都早劉焉有理,到底應該怎麽辦呢?傷腦筋。
沒辦法了,只能用個折衷的法子,將劉焉的大兒子劉誕、二兒子劉範看管起來。讓老四劉璋回去,告訴劉焉,如果他不放棄稱帝的野心的話,哼哼,那他的兩個兒子,就會死得很慘,很慘。
於是漢獻帝吩咐劉璋回去,勸說父親劉焉放棄登基的幻想。
劉璋走了,他的兩個哥哥劉誕和劉範,卻在朝廷裏折騰了起來。這倆家夥寫密信,聯絡西涼馬騰,約定大家共取漢家江山,平分天下。可是密信被朝廷截獲,於是劉誕和劉範就騎上馬,壹路狂逃出京。
董卓氣急敗壞,破口大罵,讓飛將軍呂布將這兩名逃犯逮回來。稍傾呂布來報:“稟爹爹,那個劉範在追緝的途中冥頑不靈,負隅欲頑,被吾壹箭射殺。還有個劉誕,讓吾給逮回來了。”
董卓壹瞪眼:“逮回來幹什麽?直接砍了!”
漢獻帝急忙攔住:“等等,此事不可操之太急啊,萬壹殺了劉誕,那劉焉真的登基了怎麽辦?”
董卓道:“陛下,別再抱不切實際的幻想了,妳還看不出來嗎?劉焉這壹家人,全都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要叛逆了。這個劉誕妳殺他,他要謀反,妳留著他,他橫豎也是要謀反,那還留著他幹什麽?”
“那……就殺了吧。”漢獻帝泄了氣。
殺了劉誕,大家屏心靜氣的,等待著劉焉稱帝西川的消息。可左等沒消息,右等沒消息,壹打聽才知道,不曉得是哪個多事,在西川偷偷放了壹把火,把劉焉的皇帝儀仗都給燒毀了,讓悲摧的劉焉,從此無基可登。
而此時劉焉的四兒子劉璋,正急匆匆如漏網之魚,匆忙忙如喪家之犬,向著西川發足狂奔,生怕朝廷派來的追兵追到。而在西川綿竹,劉璋的三哥劉瑁,也正率了隨從,去迎接自己的弟弟。
臨出門前,劉瑁忽見城外霞光千道,紫氣彌天。當時劉瑁極是詫異,驚聲問道:“快看,那滿天的霞光虹霓,是怎麽回事?”
早有精通氣象學的專家越眾而出,報告道:“少主,那道霞光霓虹,自西南而起,西南為坤,所以此事主皇後出世。”
“皇後?”劉瑁聽得目瞪口呆:“真的假的?咱們上前看看去。”
眾人策馬上前,就見前方是絡繹不絕的逃荒人流,前不見頭,後不見尾,鋪天蓋地,滿山遍野。劉瑁緩慢打馬,與逃荒人流逆向而行。正行之際,他的耳邊轟的壹聲巨響,頓時眼前壹片漆黑,這時候整個世界都已經消失了,耳邊只聽到壹個響亮的聲音,在大吼大叫:“要死了,我要死了,前面竟然有個美女……”
真的有個美女,雖然身上穿的是破衣爛衫,而且故意塗了壹臉的泥垢,可是劉瑁的眼睛極毒,壹眼就看出了這女子的冰韻氣質,與國色天香。
這美女冒充醜婆娘,壹手拄著打狗棍,壹手端著破了邊的粗瓷碗,跟在壹個青年男子身邊,走到了劉瑁身邊,把她手中的破瓷碗遞過來:“老爺,行行好,可憐可憐我這苦命的女子吧。”
劉瑁呆呆的望著女子:“妹子,還沒婆家呢吧?小生尚未娶親……不是,我是問妳,妳家住何方?為什麽要逃荒來這西川?”
就聽那女子道:“好心的老爺,我姓穆,旁邊的是我哥哥吳臺,我父親跟劉益州劉焉是好朋友。現今天下大亂,所以我跟著哥哥,前來投奔劉益州。”
“妳是來投奔我爹?”劉瑁聞言大喜:“可是有件事我不明白,妳姓穆,妳哥哥怎麽姓吳呢?”
女子:“……這個,小女子也說不清楚,反正他就是我哥哥。”
【6.歷史就是不靠譜】
劉瑁撇下自己的弟弟劉璋不管,把那名姓穆的女子,接到了府中。
果然,這名穆姓女子,和她的哥哥吳壹,和劉焉確實是世交。只不過,何以她哥哥姓吳,她卻姓穆,這事史官們卻沒有解釋。大概可能或許,她和她哥哥是壹個隨父親姓,壹個隨母親姓吧?
卻說穆姓女子甫入劉焉府中,就見墻角門後,蹲伏著許多奇怪的人,都在偷偷觀察她。等她進入內府之後,那些怪人壹個個的來到劉焉座前,匯報道:“我們仔細的觀察過了,這名女子,鳳姿冰韻,氣態不凡,單從面相上來看,她將來鐵定是皇後,誰娶了她,誰就是皇帝了。”
“皇帝……”劉焉正在滿臉的渴望,三兒子劉瑁進來了:“爹,跟妳說個小事,就是剛來的穆姑娘,我們兩人,嗯,已經相愛了……真誠的相愛了。”
“這麽快就相愛了?”劉焉大驚。再壹想,橫豎自己就要登基了,將來這天下,或許大概就要傳給老三劉瑁吧?所以他現在娶了皇後,也蠻有道理的。
於是劉瑁就娶了穆姑娘,然後蹲在床角,等著當皇帝。可不曾想,忽壹日他醒來,發現自己大腦神經搭錯了線,竟然患上了精神分裂癥,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死掉了。
老三莫名其妙的神經了,於是老四劉璋,就接了父親的班,從此獨霸益州。
再後來,暴脾氣的劉備來了,逮住劉璋,把他流放到了公安。而後劉備左看看,右看看,忽然感覺到無限的寂寞清愁,就說:“我劉備好可憐好可憐,身邊都沒個紅顏知已。寂寞呀,好象沙漠壹樣的寂寞。我想戀愛,我想結婚,妳們誰有合適的好姑娘,給推薦壹下。”
眾人齊聲道:“有有有,穆姑娘就是現成的,就娶她好了。”
劉備問:“……哪個穆姑娘?”
眾人道:“就是劉瑁的老婆啊,她老公死了,壹個人閑著,正好主公妳也閑著,幹脆就把鋪蓋卷搬壹塊住吧。”
劉備:“……不是,我的意思是說,算起來劉瑁和我是兄弟,我怎麽好意思睡他的老婆呢?”
眾人道:“主公差矣,極是差矣,須知肥水不流外人田,妳兄弟的老婆,妳不來睡,難道還要等別人來睡不成?”
劉備:“我沒說讓別人來睡……”
眾人:“還是的呀,就得由主公妳來睡。”
劉備被大家鬧得心亂,只好娶了穆姑娘。又沒過多久,劉備登基當皇帝,穆姑娘就晉升為西蜀皇後。
歷史就是這麽不靠譜,穆姑娘真的有皇後之命,但娶了她的劉瑁,卻只是個神經病。妳說這讓他上哪兒說理去?
【7.虎頭蛇尾大討董】
繼遼東公孫度、荊州劉表而後,益州劉璋也形成了自己的地盤和勢力,這麽三支軍事武裝就迅速的形成了。
這些事,看在天下英雄眼裏,急在天下英雄心裏。拜托,人家已經拉桿子立山頭了,自己這邊還沒有開始呢,還在跟董卓死磕,有沒有這麽缺心眼啊?郁悶之際,十幾萬討董大軍,駐紮在酸棗地區,每天喝酒鬥牌,聊解清愁。
曹操看得兩眼冒火,就跑出來給大家做工作。
曹操說:“諸位老大,各位老板,妳們忙不忙?不忙先說個事。妳看咱們這樣行不行,讓盟主袁紹兵出孟津,讓袁術兵出武關,咱們大家就在酸棗紮營,這樣就形成了壹個外經濟循環圈,不需要打,拖也把董卓拖死了,諸位以為如何?”
大家說:“去去去,小曹妳別添亂,人家這裏忙著呢,該誰喝了?”
曹操仰天長嘆,哭著說:“我覺得吧,跟妳們這些老大混,真是太丟人了。”
盟軍毫無進取之心,而黃巾軍卻在後面趁勢掩殺而來,前面董卓再往前壹推,這場討董之戰,就無疾而終了。
雖然是虎頭蛇尾,無疾而終,但天下英雄的張牙舞爪,也把個董卓嚇得夠嗆。他將國都從洛陽遷到長安,以避鋒銳。
然後董卓坐下來,繼續考慮治理國家。
但天下這事,難說得很,董卓既然已經露出了他那原始人的本來形貌,基本上來說就已經沒他的機會了。須知權力之前,殺機密伏,壹旦暴露出妳那不靠譜的智商,就會被人趁機而入。太師王允抓住董卓智商不足的特點,應時而出,搶占了壹個有利的歷史位置。
說起太師王允來,也是壹個超級有趣的人物。不是有趣,鏟除董卓反動集團的歷史使命,也不至於落到他的肩膀上。
這位王允,是山西太原人氏,此前曾出任豫州刺史。時逢黃巾軍起事,被王允居中調度,各個擊破,輕而易舉的將來犯黃巾軍擊潰,並繳獲了大量的戰略物資及軍事情報。
在檢查繳獲的戰利品時,王允意外的發現了宮中閹奴首領張讓,與黃巾軍秘密往來的書信。信中約定,閹奴願意居中策應,幫助黃巾軍奪取漢家江山,而後平分天下。於是王允把這些書信,立即上報,壹直報到了漢靈帝的禦座前。
當時漢靈帝看了這些信,就把張讓叫過來,問:“爹地,這些信,是妳寫的嗎?”
張讓回答:“孩兒啊,是妳親爹我寫的。”
漢靈帝,怎麽會管閹奴張讓叫爹呢?
細想起來,可能性只有壹種:小漢靈帝是在他12歲那壹年,尚自懵懂,心智未開,突然被送入皇宮裏來。可憐的小東西,他不知道自己是誰,因為他的人格還未形成,不知道別人是誰,不知道這世界是怎麽回事,全靠了壹群奸詐的太監帶著他玩。太監說什麽,他就信什麽,不信也不可能,壹個12歲的小孩子,是玩不過上了年紀的老太監們的。
壞心眼的太監,故意把漢靈帝弄成了傻子。弄傻了就好辦了,大家就可以混水摸魚了。
這壹次王允上繳了張讓私通黃巾軍的書信,靈帝就找張讓問個究竟。這惹火了張讓,他說:“孩兒啊,爹這樣做,還不是為了妳嗎?妳想啊,妳爹我和黃巾軍通信,還不是為妳留條後路?那個誰,叫什麽來著?王允是不是?這個人也太操蛋了,他竟然把妳爹的書信報上來了,什麽意思這是?看妳爹我怎麽收拾他!”
聖旨下,豫州刺史王允,被收入監獄,秋後處斬。
但王允運氣不錯,還沒等到秋後,靈帝迎娶殺豬妹何氏為皇後,大赦天下,於是王允就被放出來了。可他回家還沒等坐下,刑官就追進門來了:“王允,弄錯了,大赦名單裏沒有妳,妳快回監獄去。還有還有,上級指示要活活弄死妳,妳看是不是……嗯,自己想個省事的法子呢?”
史書記載說,王允的下屬都趕來了,流著淚奉上毒藥,讓王允自己喝掉。
可王允又不缺心眼,怎麽肯喝下屬遞上來的毒藥?當即將毒藥推開,說:“妳們誰愛喝誰喝,反正是老子不喝。”說罷,登車再度入獄。
正當獄卒們準備下手弄手王允的時候,大將軍何進來了,他聯合幾名大臣,找到靈帝替王允求情,終於救下了王允壹條性命,但死罪可恕,活罪難逃,王允從此被在家監視居住。
【8.原始思維的特點】
董卓入京之後,先廢了傻兮兮的少帝,另立了新天子漢獻帝。從此開始治理國政。
這時候王允坐在壹邊看董卓治理,越看越是詫異,心說這不對啊,妳看董卓這人的思維,他明明是個原始人啊。他壹個原始人,不說去森林裏蕩秋千,跑到這裏鬧騰什麽?
對付原始人,就必須要用原始的辦法。原始人對精神文明缺乏起碼的興趣,是壹種只具本能的低級動物。
所有動物的本能,都只有三個:食,色,以及權力。
最後的權力本能,卻是很少被人提到。這是因為在非權力型國家,權力的問題已經解決,所以這個問題已經不復再是問題,引不起學者們的關註。而在權力型國家,這個問題無疑是非常之敏感,領導不喜歡,群眾不敢說,學者也沒有膽子琢磨這事,所以這個理論就這麽呈現出壹片空白。
但是王允卻壹定要研究這個問題。他在想,嗯,董卓這個原始人,已經成為了國家最高領導,權力本能已經解決了,只能從食色兩方面入手了。
要不要多搞點美味的食物,撐死他呢?
不行不行,王允邊思考邊搖頭:董卓這家夥,他修建了壹個城塢,裏邊儲藏了足夠他吃三十年的糧食,這個問題,對他來說也不再是個問題。
唉,剩下來的,只有色了。要不給他上點色?
好象這也不成。要知道自打董卓入京,就縱兵四處打草谷,每入名城大郡,必然是殺光男人,將女人全部擄走。董卓單只挑撿最美貌的女人,藏之於城塢之中,他自己慢慢的享用過來。這個色的問題,對董卓來說也已經解決了。
小說《三國演義》寫到這裏的時候,就見中華帝國史上排名第三的美女貂嬋,嗖的壹聲跳了出來,於是王允大喜,立即布下了美人計。
但實際上,貂嬋只是個美麗的民間傳說。中國男人確信,甭管自己怎麽個原始法,到了關鍵時候,就會有壹個絕世美女,嗖的跳出來,替自己擺平壹切。但歷史的現實卻是非常的殘酷,殘酷就殘酷在,董卓真的不缺美女。缺美女的,是太師王允。
總而言之,董卓現在是權力有了,糧食有了,美女也不缺,壹個原始人最基本的三項原始本能,他都已經獲得了滿足,那還有什麽辦法擺平他呢?
好象是沒有了。
郁悶之際,王允坐下來吃飯,這時候門外來了壹人,王允擡眼壹看,頓時大喜。外邊所來之人,正是三國時代排名第壹的打架高手,飛將軍呂布。
【9.支持壹夜情】
優秀愛國青年呂布,起先是替執金吾丁原打工的。但丁原這個人,智力上存在著重大缺陷。
說丁原的智力有問題,是說這個人的感覺神經,不是壹般的遲鈍。他手握雄兵,臥居京師,卻對京城的風吹草動,毫無察覺。他不知道大將軍何進被誘入宮中被殺,也不知道袁紹率兵攻入了皇宮之中,更不知道閹奴已經裹挾著皇帝,出逃離京了。等到董卓在路上遇到皇帝,壹行人浩浩蕩蕩的返回來,丁原這邊連牙齒都還沒刷呢。
丁原的反應遲鈍,問題應該出在呂布身上。因為呂布是丁原最為信任的人,情報搜集與整理這些工作,即使不是由呂布來負責,至少也應該過問壹下。但這件事硬是沒人管,結果丁原就悲劇了。
所以,推究丁原的人生悲劇,根子還是出在呂布身上。如果我們壹定要評價呂布,放下他那身高絕的武藝不說,單說他的性格,那麽:呂布是壹個掃把星型的員工,哪個老板招聘到他,哪個老板倒黴。
呂布的能力極強,個性也極為鮮明。但無論是他的能力還是個性,都是屬於破壞性的,不具絲毫建設性。
人,生活在這世界上,謀取利益的方式有兩種。壹種是自己悶頭苦幹,這類人屬於建設者。另壹種方式是自己幹不來,就靠了給別人添堵吃飯,這類人屬於破壞者。
中國歷史上,少有建設者出現,激情飛揚的大三國,更是破壞者紮堆的怪時代。無論是曹操、劉備、董卓還是呂布,都是屬於破壞能力超強的生物。
但破壞和破壞也不壹樣,壹類破壞叫建設性破壞,另壹類則是純粹的破壞。
建設性破壞,是通過破壞別人生存的方式,營建屬於自己的利益盤子。曹操和劉備都是這種天才,普通老百姓遇到他們兩個,那就倒盡了八百輩子血黴。純粹性是破壞,就是毫無意義、毫無目標的破壞,呂布就是屬於這種人。
建設性破壞,相當於拆了妳家的房子,蓋我們家的豬圈。而純粹性破壞就是拆妳家房子,卻什麽也蓋不起來。
丁原和董卓,都發現了呂布身上這鮮明的破壞者風格,都存了帶呂布去破壞別人家的壞心思,將呂布收容了過來。但他們傻就傻在,忘記了呂布這種破壞者是不挑不撿的,逮誰破壞誰。
先者,呂布在丁原身邊,大搞破壞,斫掉了丁原的腦殼。現在,呂布來到了董卓身邊,又開始琢磨破壞。嗯,這壹次我破壞點什麽呢?嗯,要不……我幹脆把老板的女朋友,弄上床吧。
史書上說:呂布和董卓身邊的侍女私通。
私通完之後,麻煩就來了。
男女私情,最浪漫不過的是那種偷偷摸摸的曖昧。最麻煩的,是刺激而後的善後工作。
當呂布想要離開的時候,女生抓住了他,曰:“布,妳得為我負責,否則我就告訴老板。”
霎時間呂布魂飛魄散。壞菜了,老板徜知道這事,肯定會跟自己沒完。
這可咋個辦呢?
恐懼中的呂布,找王允來訴說委屈,以排遣內心中那過於強大的壓力。
聽了呂布的訴說,王允興奮得差點大哭起來:“機會來矣!”
【10.原始人的哲學】
呂布來找王允,訴說心裏的委屈和恐懼,算是找對人了。王允立即從呂布的原始思維入手,指點他擺脫恐懼的方法:夫原始人者,思維太過於原始也。原始人對外部世界的理解,簡單到了可怕的程度,非黑即白,非善即惡,不是敵人就是朋友,不是鮮花就是毒草,他們無法理解中間狀態的存在,無法理解非敵非友的正常世界。
所以,原始人如果要擺脫恐懼,第壹個反應就是逃,逃到樹上,或是逃到洞裏。但呂布卻是逃無可逃,只要他丟掉軍隊逃走,只需要幾個地方政府的小捕快,就能夠將他捉拿歸案。所以逃亡這條路子,顯然是走不通。
不能逃,那就拼了。拼的辦法也簡單,無非不過是消滅敵人,保存自己,這是原始思維數萬年來不變的規律,呂布難免不為所動。
但是呂布還是猶豫:“……王哥,妳說讓我殺了董卓?這個不妥當吧?他可是我爹啊。”
王允大詫:“妳姓呂,他姓董,怎麽就成了妳親爹?小呂呀,不是我批評妳,被人賣了還要替人數錢,替人家賣命還管人家叫親爹。妳說這麽聰明的壹個人,怎麽被董卓玩得這麽慘呢?”
輕而易舉,就挑起了呂布的殺機,而後王允設伏,誅殺董卓。據記載,是日天子於未央宮大宴群臣,董卓搖搖擺擺來了,甫入宮門,呂布的老鄉李肅,突然帶十幾個人沖了出來,不由分說,對董卓亂槍就刺,董卓身披重甲,被捅得壹頭從車上栽了下來。遂高聲叫道:“吾兒奉先何在?”
呂布躍出,大呼曰:“奉旨討賊!”
董卓又驚又怒,破口大罵:“妳個缺心眼的,也不想想自己腦子有多笨!殺了我,妳會被人家活活玩死的!”
笨人最恨別人說他笨。董卓的話,激起呂布滿腔怒火,不由分說,沖上前來,就聽哧哧哧,長矛刺入董卓的咽喉,終於讓這個原始人閉嘴了。
董卓被殺掉,國家的權力,實際上已經轉入了呂布的手中。可是呂布腦筋太過於原始,他是個不能動腦筋的人。史書上雖然沒說他壹動腦筋就頭痛,但他做事,向來有個不動腦子的習慣,這才是小溫候呂布最鮮明的性格特點。
所以呂布壹聲不吭,坐壹邊喘氣,看太師王允怎麽擺布這個破帝國。此時董卓被殺,其部屬莫不是驚駭於心,紛紛上表請求赦免,再三再四的解釋,他們只是軍人,軍人的天職是服從。董卓讓他們殺人就得殺人,讓他們放火就得放火,雖然他們把皇帝欺負得極慘,但錯不在他們,都怪董卓……怪領導。
董卓的部將李漼、郭汜請求赦免。可是王允答復說:“不好意思,按規定,壹年不可以赦免兩次的。”
李傕、郭汜兩人傻眼了,就商量說:“要不咱們幹脆破罐子破摔吧,殺進長安,找皇帝老倌算帳,橫豎是個死,那就鬧個大的。”
商議得當,李傕、郭汜聯合董卓的舊部樊稠、李蒙,沿途招呼著亂兵,浩浩蕩蕩殺奔長安。等到了長安城下,亂兵人數竟然超過十萬之眾。
說聲打長安,竟然能湊到十萬人眾,可知帝國威權在民眾的影響力,已經是非常之薄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