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6章 狂妄的高句麗
我在三國當混蛋 by 三年又三年
2024-8-19 19:42
東西並進其實很冒險,但是這是壹次嘗試,也是陸明的壹個設想。
看看船只航行的速度和承載能力,為以後打下日本做基礎。
街道上,百姓房門緊閉,生怕遭殃。而街道上還殘留著鮮血,善後的輜重隊正在用鬥車將屍體搬上車,然後運到城外燒掉。
屍體必須及時處理,否則有可能演變出瘟疫。
瘟疫的可怕已經是被譽為天災了,三國時期人口銳減。除了打仗之外,瘟疫才是最關鍵的事情。
衛生條件,醫療條件跟不上,等待的就是死路壹條。
陸明坐在太守府,下面跪著還沒有來得及穿衣服的公孫淵。
現在是夏季,但是赤裸著上半身,多多少少有些涼意。
“下面何人,報上名來!”
“小人乃是平壤太守公孫淵,大人饒命啊!”
公孫淵很沒骨氣,要不然早就戰死了,哪裏會被擒。
而陸明身邊跟著三個保鏢,是他最近招收的,也是梁山好漢,花和尚魯智深,黑旋風李逵,以及武松。
武松是來參軍的時候,他恰好巡視軍營,看到了就挑過來。
本來還想問問武松老家哪裏,想看看有沒有潘金蓮的。但是戰事已經開啟了,於是就先開打了。
以前的手下都留下來對付曹操和孫策了。
哪怕對方現在實力低下,陸明也不會掉以輕心,就是要以勢壓人,做到萬無壹失。
“狗東西,這是秦王殿下!睜開妳的狗眼,放尊重點!”
李逵罵罵咧咧道,他對陸明那是尊敬無比。能打,又親民,是壹條好漢,更是壹個明君。
“是是是,都是小人的錯,秦王殿下,小人有眼不識泰山,有眼不識泰山。”
公孫淵腦袋磕的邦邦響,為了活命也是不管了。
“殿下,小人有壹個重要的情報,請殿下饒命。”
“說說看。”
陸明都沒有來得及出手,只能是在遠處遠遠的射箭過過癮。
他已經有壹段時間沒有經歷腥風血雨了,以前是逼不得已,現在是完全沒有機會。
“我叔父公孫度邀請了高句麗國王來助陣,他們往這邊過來了,可能有個五六天就到了。”
“而且不止高句麗,我叔父還邀請了馬韓這些部落,要他們出兵對抗殿下。”
公孫淵為了活命,壹下子就把自己的叔父給賣了。
陸明聽後若有所思。
而其他人則是眼神裏帶著壹絲的鄙夷,顯然是看不起這樣的軟骨頭。
“看來高句麗是找死,這次就蕩平高句麗好了。文遠,派出斥候去查看高句麗軍隊的動向,探明附近的地貌,把地圖繪畫出來。”
“高順,妳負責城防。”
“陳宮,妳負責管理平壤。”
原本去支援幽州的張遼和高順被喊了回來。
而陳宮也被陸明帶上了。秦國地大物博,總會有發揮才幹的機會。
他這次來,更多的是壹種實驗。
而真正的主力還是在西邊的禰衡,他們有著十五萬人,預計是三個月內平復遼東。
“末將遵命!”
“屬下遵命!”
把事情分派下去,陸明也站起來帶上三個保鏢出門。
近衛軍如影隨形,陸明還在探索,只需要花費時間,就可以探索這片區域,把區域的地圖都在腦海裏成形。
這就是他的優勢。
而讓張遼去繪制地圖,也是壹種行為習慣。
另壹邊高句軍營,與其說是軍營,還不如說是難民營。
高句麗在朝鮮半島,那裏本來就是多山地,少平原,貧瘠寒苦。
壹直以來都是屬於邊境,是被流放的地方。山地多,軍隊施展不開,打下來也沒有多少意義。
加上森林密布,很容易迷失方向。
打下來得不償失,因此從西漢開始,對於這片區域就沒有多大的興趣。
任何的戰爭都是需要依附政治的,戰爭只不過是政治的延續。
而政治是要看利益的,很顯然打下高句麗的收益並不高,還回不了本。
也就只有好大喜功的帝王會這麽做。
否則正常壹點的都不會想要這種勞民傷財的戰爭。
淵蓋蘇文喝著美酒,還摟著從周邊搶來的女人。
對著自己的兒子說道:“漢人就是愚蠢,居然想要我們幫他作戰,那個公孫度早晚完蛋。我們躲到山林裏,就是秦軍也找不到我們!”
能說出這句話,證明淵蓋蘇文已經跟秦軍交過手了。
確實是交過手了,遇上了河北名將張郃,被打的落花流水,加上晁蓋帶著梁山水泊的好漢在後面圍堵,差點就沒有回來。
幸好還有兒子拼死相救,他才撿回壹條命。帶來了兩萬人,結果壹下子折損了五千進去。嚇得淵蓋蘇文立刻往後跑,什麽都不管了。
哪怕是在高句麗,他也要防備別人,防止手下掌握了兵權,到時候黃袍加身,他就傻逼了。
“父親,此番經過平壤,然後返回漢城,我們或許還能再向平壤太守敲詐壹筆!”
淵男生嘿嘿的笑著,似乎把漢人當成傻子了。
“就是,父親,既然來了,我們還付出了五千人的傷亡,公孫度就應該補償我們!”
淵男產也在旁邊符合,他是二兒子,身上有著高句麗人特有卑微,狂妄和自大。
“好,要是公孫淵不給,我們就自己拿!”
淵蓋蘇文說完就嘿嘿的笑了起來,“去吧,玩得開心壹點。”
第二天,張遼已經帶著埋伏在了野兔嶺,這裏有很多野兔,也因此而得名。
“稟告將軍,高句麗軍隊來了。沒有前鋒,所有的大軍都集結到了壹起。”
斥候過來告,有望遠鏡的存在,能夠從千米之外就看到對方的陣容,這比肉眼來看更加的有效和便捷。
張遼先是壹楞,隨後點了點頭,“再探,再報。”
陸明就在山上,張遼會告了探測情況後又主動說道:“主公,不妨派遣壹部在後伏擊。在野兔嶺殲滅高句麗大部,殘留壹小部,免得他們魚死網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