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壹十九章 賣方便面都能成首富!?
重生娛樂之1990 by 俊秀才
2024-5-18 17:57
虛洛在青城山拍戲,也不僅僅只有拍戲的生活。
比如說虛師傅方便面工廠的廠長高正濤,便來了青城山好幾趟。
虛洛給方便面工廠配了兩臺桑塔納,高廠長總算有了私人座駕,可以到處跑。
高正濤來這邊,並不是有麻煩的,而是跟虛洛匯報方便面工廠的如火如荼狀況。
雖然《我愛我家》已經在三月份就完結了,但它卻已經又在各大電視臺播出了,它其中蘊藏著的虛師傅紅燒牛肉面的推廣,自然是深入了更多的人群之中。
插壹句題外話。
因為諾禾公司的情景喜劇已經打出名氣的原因,因為有了《編輯部的故事》的成功在前,又有春節期間《我愛我家》的火爆,這壹次加上華夏電視臺給的,所有電視臺的播放權收入壹共是2300萬人民幣。
減去了300萬的各種制作成本,所有人都賺得笑嘻嘻的。
峨影廠拿了20%,400萬,又夠廠裏多發幾次福利和獎金的了。
現在峨影廠的工資都算不得什麽了,大家都向往著正在修的房子,還有能發下來的福利獎金呢。
糜加山團隊的20%也拿了400萬,之前在《我愛我家》他們就拿了220萬,可以說通過了這兩部電視劇,他們不但得到了名氣,還得到了金錢,真可謂是名利雙收。
而且因為太受歡迎,華夏電視臺也讓峨影廠和諾禾公司趕緊的制作第二部的《我愛我家》,虛洛答應了下來,下半年糜加山團隊又會再接再勵開始制作第二部。
這壹次的劇本虛洛就不參與了,交給了梁佐和馮曉鋼兩人。
別看馮曉鋼現在人在渼國,但人家早就趁著空閑時間,認真在寫劇本了。
《我愛我家》的分紅中,虛洛給他和梁佐封的紅包是每人10萬塊,是所有演員和工作人員之中最多的。
除開他們兩人,演員們分紅也有200萬,這裏面主角稍微多壹點,其余的普通演員少壹點。
來客串了的大腕演員們,也不說什麽給錢了,每人送了壹箱茅臺、壹箱五糧液、壹箱中華煙,就圖個喜慶。
虎子這麽壹圈的送出去,那虛洛在圈子裏的名氣就更加響亮,口碑更加好了。
人人聊著,誰不說壹聲洛爺厚道?
連虛洛自己,刨除所有的費用和稅費之外,還能拿到800萬。
現在國內的幾百萬、上千萬,對虛洛來說都不是什麽事兒了。
不過壹部戲能掙到800萬,在虛洛來說還是很開心的。
他分了400萬給老媽,剩下的跟老媽說是用來拍攝別的電視劇的。
得到了錢的沈紅非常高興,除了存了錢之外,就這兒又開始琢磨多在蓉城買壹些好的四合院了,虛洛怎麽勸都不聽。
妳說就蓉城這個地方,買房子那麽多有個屁用啊!
北京還稍微有點投資價值,但蓉城是平原,空地太多,妳還指望著以後它能有2000萬人,房子單價達到20000壹平米?
妳想多了!!
但這也沒辦法,老媽有自己的想法,虛洛管不著。
人家父母掙錢不就是給兒子花的嗎?
虛洛這邊也壹樣,掙錢給老媽,不就是給她花的嗎?
她怎麽花,怎麽開心,那就是她自己的事兒了。
……
話題再轉回來。
《我愛我家》在各地的播放,幾乎壹半的劇集都出現了虛師傅紅燒牛肉面和哇哈哈營養口服液。
再加上了虛師傅紅燒牛肉面的廣告不斷在華夏電視臺轟炸,自然而然它在老百姓的眼中,就成了好東西。
小孩子鬧著壹定要吃,因為班上的小朋友們都在吃,然後還有把桶裝虛師傅紅燒牛肉面帶到學校去準備讓老師給沖泡的——這個下場壹定是會被沒收,放學的時候還給家長。
但小孩子們還是樂此不疲的帶來。
搞多了老師才明白,這是這群臭小子們在顯擺呢!
這麽小就有如此的心機了,真是讓人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的好。
然後大人們也有興趣,偶爾不想弄飯了,泡壹碗來又方便又好吃。
老人家們批判著“這是什麽東西,還不如我煮的面好吃,還浪費錢”,但拿到他們跟前時,他們仍舊是吃得“真香,真是人間美味啊”。
哦,對了。
那種走在街上,邊走邊吃虛師傅紅燒牛肉面桶面的年輕人,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是增多了。
大家都覺得是壹種時尚,是壹種標新立異的做法。
妳做我做大家做。
妳吃我吃大家吃。
所以即便是過了春節,虛師傅紅燒牛肉面的銷量還在不斷的攀升。
廠門口的大貨車排成三五公裏長龍那是常事兒了,發往外地的也基本上是出去壹個火車皮,在火車站下貨的時候就能被分刮完畢了。
在這種情況下,高正濤還能積極的去搭建整個的經銷商體系,那可是很有兩把刷子的。
他原本仍舊準備采用的是國企工廠的老方法,分區域做總經銷。
比如說西南地區,包括了雲貴川三省。
西北地區、東北地區、華北地區、華南地區……等等。
然後在按照下面的省份、縣市來做中小檔次的經銷商。
這樣做的好處是,自己只用選擇十幾個總經銷商,然後其余的什麽都不用操心了,他們會壹級壹級的往下走,自己去鋪墊市場。
但不好的地方也很大,那就是壹旦壹個區域總經銷背叛了,整個兒的區域市場就得全部完蛋——因為下面的人妳根本不認識,沒辦法去把他們給找回來。
可妳要說自己去搭建壹個全國性的網絡,那又不大現實。
因為那是上萬個的經銷網點,全華國除了兩個單位外,沒有壹個能做到的。
它們就是煙草和郵電。
只有這兩個舉全國之力來坐的公司,才能做成那麽大的站點規模。
壹個小方便面廠,根本做不到。
高正濤來征求了虛洛的意思。
虛洛給他想了壹個辦法。
這是他從國外壹些商業知識裏面學到的。
那就是嚴格規定每壹層經銷商的出貨價格和利潤率。
並不是我出廠價是9毛袋裝方便面和1.5元桶裝方便面就行了,別的隨便妳們怎麽賣。
而是總經銷商那邊規定壹個價格,比如說1塊、1.8塊發給省級經銷商。
然後省級經銷商又用1.1塊、2元的價格給市級經銷商。
市級經銷商又用1.2元、2.2元的價格給縣級經銷商。
縣級經銷商再用1.3元、2.5元的價格,給終端的各家小賣部或者是超市。
最後拿到消費者手裏是1.5元和3元。
這種系統就是保證了大家都有錢賺,大家都可以依靠虛師傅紅燒牛肉面來發財。
而不是妳總經銷商直接1.3和2.5發給下面,不管別人能不能掙錢,可不可以獲得好處。
這樣雖然是限制了幾層經銷商的利潤率,但只要形成了壹個完成的體系,讓大家都能賺錢,那麽薄利多銷的效果很快就能發展起來了。
這才是長期穩定的做生意。
同時也可以保證下面的縣級和終端小賣部超市等,對虛師傅方便面這個品牌很忠心,知道他們給了我壹口飯吃,以後有什麽轉變的話,都會考慮到這壹點。
只要能把他們這些最底層的給收買了,那麽上面的經銷商即便是叛變到別的品牌,他們也帶不走這些老的銷售終端。
這就可以大大加強虛師傅方便面工廠的掌控力,削弱總經銷商和省級經銷商們的權力,免得他們以後尾大不掉之後,反過來為難虛師傅方便面工廠。
他們不老實的話,虛師傅方便面工廠想換就換了,不會影響銷售。
虛洛出的這個主意,讓高正濤是茅塞頓開,連連拍案叫絕。
在經銷商體系初建的時候,廠家的權力和威懾力是最大的,所以在這個時候條件最好談。
為了能吃到第壹口肉,經銷商們根本不敢討價還價——妳不行就換下壹個,肯定有人願意做。
但過幾年就不行了。
羽翼已豐的經銷商們,很多時候還可以反過來要挾廠家,不受管轄,亂賣產品,對廠家造成極大的損害。
國外的許多例子,都已經證明了這種經銷商和廠家的矛盾,永遠都是不斷鬥爭不斷妥協的過程。
這也是為什麽高正濤找虛洛商量的重要原因。
當然了,也不是不給這些經銷商們額外的好處。
比如說大家常用的銷售返點、銷售返貨的策略,都可以用。
不過現在所有的大大小小經銷商們肯定願意是銷售返貨。
畢竟現在的虛師傅紅燒牛肉面壹包(桶)難求嘛。
具體意思是終端銷售賣100袋(桶)給兩、三袋(桶)的獎勵——上面壹層經銷商的獎勵比例會少壹點,但因為他們的量更多,所以總的來說賺得還是多。
這些額外的支出,自然就得從工廠的毛利率裏面出。
之前廠裏的毛利率大概是袋裝50%——66.7%左右。
可如今第二次購買的4條生產線已經開始了生產,更多的生產量和出貨量,進壹步的降低了成本,袋裝都已經下降到了5毛多,桶裝也下降到了8毛3左右。
這還不是終極的全力生產。
總共六條生產線,全力極限生產的產能是每天100噸,也就是100萬袋(桶),有了這樣驟然擴大的生產量,也是高正濤能夠開始搭建經銷商體系的底氣。
壹旦能完成這種升級改造,恐怕壹袋方便面連5毛都要不了,桶裝的成本也肯定能下8毛。
這麽算下來,給予經銷商們的各種返點返貨,也就都包含在了成本下降裏面了。
不管怎麽算,都是虛師傅方便面工廠賺。
為此高正濤還給算了壹筆賬。
如果是每天100萬包的銷售量,壹年的銷售額是2.19億人民幣。
毛利率按照成本下降了的70%計算,便是1.533億。
再除去稅收、折舊等等方面的成本,壹年1.2億的純利潤是有的。
壹年1.2億,十年就是12億!
現在華國的首富有12億人民幣嗎?
沒有!
所以即便是虛師傅方便面工廠不再擴產,不再擴張,十年之後虛洛都會是超級大富豪。
如果是生產規模再擴大三五倍,恐怕要不了五年,虛洛便是妥妥的華國首富了吧?
就壹家方便面工廠,就這麽壹個普普通通的食品工廠,都能做得首富的地步。
可想而知,在如今這個生機蓬勃的大地上,有多麽寬廣的機會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