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寶王

全金屬彈殼

歷史軍事

  愛黃金,愛白銀,更愛星光璀璨的寶石。   槍械,珠寶,還有貴金屬,收藏家的世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713章 澳洲垃圾大師

撿寶王 by 全金屬彈殼

2018-6-26 19:00

  中國有句俗話,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從這麽壹句話能看出,古代社會工作能細分成至少三百六十行,到了近代,那就更多了。
  美國也有“三百六十行”,李杜從事的倉儲拍賣、舊貨交易、礦石撿手都是其中的小眾行業。
  他喜歡將自己主要從事的倉儲拍賣工作叫做撿破爛,其實這只是壹種自嘲的稱呼,美國有其他撿破爛的行業。
  垃圾大師就是這樣壹種行業,壹種更小眾的行業。
  美國是全球最能生產垃圾的國度,垃圾淘寶是個大眾行業,各地的流浪漢、貧民窟裏的窮人就會幹這活。
  垃圾大師起初就是從這些人裏衍生出來的,顧名思義,他們是撿垃圾的大師,美國大城市都有這種人。
  “他們壹般是另類的收藏家,”漢斯介紹道,“他們從垃圾堆裏尋找值得收藏的東西,然後放入自己的收藏室,很多是百萬富翁。”
  李杜道:“收藏家?他們撿垃圾是為了收藏?”
  漢斯聳聳肩道:“否則,為什麽叫他們‘大師’呢?也有人叫他們垃圾藝術家,總之,他們和壹般撿垃圾的人不同。”
  這些人會收藏起自己從垃圾堆裏找到的有價值的東西,“有價值”不等於值錢,卻往往約等於值錢。
  有些垃圾大師是老人,他們緬懷自己年輕的年代,會走街串巷從垃圾堆裏尋找和自己年輕時候有關的東西,比如壹些舊照片、比如壹些舊家具。
  有些垃圾大師是移民,他們收藏和自己家鄉、自己文化有關的東西,比如印度垃圾大師、日本垃圾大師,還有最多的華裔垃圾大師。
  這次要拍賣的垃圾大師公寓就屬於後者,是壹名少見的澳大利亞垃圾大師,老人在三十多年前移民到了洛杉磯,日益懷念家鄉,便瘋狂收藏和家鄉有關的東西。
  他們沒有什麽錢,沒法去雜貨店、商店購買這種東西,更不能去拍賣會購買,主要通過去垃圾堆、垃圾桶裏撿拾。
  擼官將他們叫回來,是因為這位垃圾大師非同凡響,他住在壹個別墅區裏,擁有壹棟別墅,這樣身價的垃圾大師,往往會收藏不少好貨。
  李杜在家裏待的時間不短了,他和漢斯商討壹番,決定返程,因為按照行程,他們進入美國第壹站就是洛杉磯,正好順路。
  李父、李母得知他要回美國,雖然戀戀不舍,但沒有阻攔他。
  畢竟,李杜回來住了兩個多月,他們現在不像以前那麽想念他,而且他回去是繼續學業和專註事業,也能理解他。
  臨別前兩天,李父和李母頓頓給他大魚大肉的伺候,讓他最後能多吃點家鄉菜。
  當然,最終都便宜了哥斯拉和大奧,李杜能吃多少東西?還是這兩人吃的多。
  不過他從家鄉帶走不少東西,母親燒制的肉醬、雞蛋醬,老爸腌制的鹹菜、熏制的香腸,還有各種特色調味料。
  他把這些東西存入了小蟲的黑洞空間裏,壹立方米左右的空間,能夠藏起不少東西。
  三月上旬,家鄉天氣逐漸轉暖了,他告別父母踏上前往省城的汽車,由省城機場飛往香港,然後轉道洛杉磯。
  路上他了解了壹下美國的垃圾大師們,屬於這行業的人不算多,但個個都很有個性,因此很有名氣。
  美國最著名的壹位垃圾大師叫做文斯·布魯托,他待在德州奧斯汀市,用垃圾做了壹座大教堂。
  文斯·布魯托本來是壹名牧師,年輕時候在西班牙傳教,因為健康原因,他離開了教堂,回到家鄉德州。
  大概二十多年前,奧斯汀經濟低迷,很多年輕人離開這座城市,留下了大量垃圾,政府呼籲市民來解決它。
  布魯托從這些城市垃圾中得到靈感,他想到了廢物再利用,依靠年輕時候傳教見過的教堂模型加上養病期間無聊看的建築類書籍,有了使用城市垃圾搭建壹座教堂的想法。
  之後,他開始了十多年的垃圾收藏之路。
  期間布魯托收藏了大量對於建築教堂有用的垃圾,並進行分類和編碼編號,大概十年前,他開始動工,壹舉成品。
  李杜看了關於布魯托垃圾教堂的介紹,他使用空的汽油罐澆築水泥作為教堂石柱的根基,回收鐵片以及舊紙箱作為輔助建材,以大量彩色玻璃片裝潢教堂,建設的美輪美奐。
  此次有東西要拍賣的垃圾大師的名字叫維克斯特,姓氏已經沒人記得,別墅區的鄰居們稱呼他為“倔強的維克斯特”。
  這老頭來到洛杉磯三十多年,他是跟隨叔叔移民而來,剛來的時候他還是個壯年人,叔叔是他唯壹的親人。
  後來他的叔叔去世,給他留下了大量遺產,其中就有這套位於洛杉磯植物園旁邊的別墅。
  維克斯特特別思念澳大利亞,可不知為什麽,他沒有回去,壹直待在洛杉磯,然後通過尋找和家鄉有關的垃圾來增加歸屬感。
  在高檔別墅區裏收集垃圾,這顯然是其他居住者不能容忍的事,畢竟這算是壹個高檔住宅區。
  於是,先是鄰居們上門交涉,維克斯特不理睬;接著鄰居們投訴給物業公司,維克斯特不管,最後他們舉報給警察局,維克斯特還是不配合。
  就這樣,他得到了“倔強的維克斯特”這稱呼。
  經過三十年倔強的收集,維克斯特收集了很多東西,都儲存在了他的別墅裏,將壹座大別墅變成了壹個“大垃圾場”。
  不久之前,維克斯特在睡夢中去世,根據他生前立下的遺囑,他的別墅和他多年收藏的東西,都捐獻給美國壹個旨在幫助澳大利亞移民的慈善機構——善良澳洲人。
  善良澳洲人決定將別墅裏的東西先進行拍賣,然後再賣掉房子。
  他們進入別墅看過後,發現裏面收藏的不是藝術品或者其他值錢貨,大多是生活垃圾,價值不怎麽大。
  在專業機構的建議下,他們決定采取老房拍賣的方式,將這別墅裏各個房間的東西拍下去。
  不過,他們的拍賣方式和老房拍賣稍微有點不同,那就是按照房間為單位進行拍賣。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